普布曲珍
(西藏山南市洛扎縣扎日鄉綜合文化站,西藏 山南 851200)
在現階段社會發展進程中, 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的大規模應用, 促使群眾文化傳播的形式及內容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而計算機網絡也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平臺。這種情況下區域文化館工作人員及各級文化站工作人員雖然可以定期組織一些文化活動, 加大了對群眾文化內容及文化組織方式的優化調整力度。但是隨著區域群眾文化意識的提升, 單一的區域文化特色發展并不能有效滿足整體現代公共文化體系中群眾對于文化建設的需求, 特別是由于區域的限制, 各級文化工作者并不能結合實際社會建設創設更加具有教育意義的文化娛樂活動, 從而導致西藏整體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環節群眾支持力度嚴重不足。
在社會經濟建設過程中, 群眾文化建設需求與現代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目標的差距, 導致基層文化建設需求難以充分滿足。根據以往群眾文化建設情況來看, 文化項目、文化活動平臺建設、文化貿易、對外文化交流、文化藝術人才培養、文化遺產保護、文化產業發展等為主要的文化建設環節, 而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資金投入的缺失也阻礙了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指出, 豐富的精神食糧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期待充分滿足的主要依據。現階段我國已開展了多項民間藝術創作生產工程,為基層群眾參與到文化藝術創作中提供了充足的支持。在這個基礎上, 區域文化工作館工作人員可針對自身工作情況, 結合現階段群眾文化傳播新形勢,構建具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性質的現代群眾文化發展模式。為了提高群眾在文化活動中的參與力度, 區域文化館工作人與可協同區委會人員開展多項主題文化活動。在堅持本地特色的基礎上, 進一步誘發群眾文化組織形式, 如通過微信、微博、QQ等常用互聯網社交軟件進行群眾文化傳播, 進一步拓展區域群眾文化傳播范圍, 促使西藏自身群眾文化的影響力不斷加大。
十九大以來, 黨對文化繁榮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知識, 即在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展的進程中, 不斷提高我國本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的進行的基礎上, 加大群眾文化傳播教育力度, 促使我國文化建設具有充足的群眾基礎, 不斷完善四梁八柱的文化領域主體框架。
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是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的主要方面, 而群眾文化是公共文化功能的主要體現。在全球化文化環境建設的背景下,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重心是全體人民的文化認同, 通過基層人民群眾主流價值觀的內化融合, 可為整體文化體系的穩定建設提供保障。對于基層人民群眾而言, 其享有基層公共文化服務的權利, 這就促使公共文化服務具有了惠及全民、普遍均等的性質。因此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背景下, 相關文化工作者應注意結合現階段區域群眾文化需求, 結合政企分開、獨立運行的原則,將以往政府主管的形式轉化為創建特色群眾文化形式, 全面開展市場監管、社會管理、政策調節、公共服務優化等工作, 創設多層次的社會群眾文化攻擊機制。通過對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社會角色的定位, 可為群眾文化價值的充分實現提供依據。在實際管理、創建獨立運行的過程中, 相關區域文化工作人員應注意開展多元化參與形式的群眾服務模式, 即在發展民間群眾文藝組織的基礎上, 可進一步優化群眾文化交流傳播機制, 為政府交流與民間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交流平臺。在這個基礎上, 可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群眾文化整合, 通過自發內生機制的構建, 為群眾在具體的文化組織中進行自我教育發展提供合理的引導。
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會議正式通過了《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 明確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保障, 并將強化區域群眾思想道德及文化建設作為黨的進一步工作目標。基于以上目標, 在群眾文化活動組織過程中, 相關文化工作單位管理人員可根據文化事業單位工作職能進行法人治理結構的建設, 幾何績效考核機制的優化完善, 為文化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等各級文化活動有效開展提供依據。群眾文化活動具有一定公益性特征, 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則是群眾文化開展的主要平臺, 因此在社會主義公共文化體系構建過程中,應就區域文化活動開展情況進一步完善文化事業單位的治理結構。在以往文化組織活動開展過程中, 進行各項管理機構治理標準及相關監管機制的制定,充分貫徹落實群眾自主參與建設的去哪里, 提高整體群眾活動開展過程中群眾活躍性, 為群眾文化公益性能的充分發揮提供依據。而結合相關政府對群眾文化事業單位具體管理權限的確定, 可就群眾文化管理決策、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群眾文化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協同制衡, 促使群眾文化建設質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黨的主體領導下, 結合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文化建設目標, 將群眾文化建設組織架構與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進行有效融合,從而促使區域人民群眾文化建設不斷朝著公益性、規范性發展。
總結:綜上所述, 十九大召開以來, 我國公共服務體系中將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為民心工程。因此區域文化服務工作者可根據自身群眾文化組織情況, 結合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目標, 協同開展多元化、跨區域群眾文化組織工作。而通過對群眾活動組織建設機制的完善, 可為整體群眾文化建設目標的進一步確定優化提供有利的依據。相關文化工作者應正確認識現代公共服務體系下堅定群眾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 從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貫徹落實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