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選舟
(樅陽縣錢橋鎮人民政府,安徽 銅陵 246732)
本文將鎮政府作為基層政府的代表進行考察,并在精準扶貧戰略背景下來分析基層政府履行黨的路線方針的著力點。其最終歸宿在于,提出基層政府正確履行黨的路線方針的思路。隨著2020年的即將帶來,精準扶貧工作也已處于攻堅克難階段。鎮鎮府作為直接聯系村級領導班子的基層政府,在精準扶貧戰略中自然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領導職能。與精準扶貧戰略相配合的便是近年來在農村開展的農地確權運動,隨著農地確權運動的開展使得農戶具備了融資的合法標的,從而為農戶創業和發展小規模種植和養殖業提供了金融條件。所有這些都需要鎮鎮府參與其中,來協調各方的利益和調節各方的糾紛。因此,為了使這些工作沿著正確的軌道進發,鎮政府則需要認真履行黨的路線方針。
結合筆者的工作體會,這里的著力點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黨的路線方針一般以紅頭文件的形式向下傳遞,面對我國國情十分復雜的現實局面,路線方針往往以原則和行為框架的形態呈現出來,其在基層并不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因此,為了避免在履行中范方向性的路線錯誤,基層政府首先就應著力于正確領會黨的路線方針。
前面已經提到了精準扶貧戰略,以及農地確權運動,基層政府若要在戰略執行和運動管控中發揮政府職能,則需要正確應用黨的路線方針。這就要求,需要將具有原則性和規范性特征的路線方針,細化為可操作的路線指南。
筆者發現,在精準扶貧戰略實施和農地確權過程中,有必要強化對村級干部的政策培訓。在村民自治的行政管理模式下,鎮政府無法直接參與到各項農村改革的行動中來,而且受到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干擾,鎮政府也難以及時發現村級干部的行為失范現象。因此,這里要求還應著力于正確闡釋黨的路線方針。
針對以上所提出的三個著力點,在履行中需要解決以下三個方面的難點問題:
根據我國政府體系的架構,其從上之下依次為: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地級市政府、縣級政府、鎮政府。在這樣的科層架構下,鎮政府所獲得的黨的路線方針直接來自于縣級政府主管部門的傳達。那么,如何結合縣級政府的要求,并結合當地實際來對路線方針進行目標分解,則構成了現實中的難題。
前面實際上已經指出,當前鎮政府最為實際的工作對象便是執行精準扶貧戰略。精準扶貧戰略屬于一項系統工程,其不僅要求經濟扶貧,還要求精神扶貧、知識扶貧。為此,如何在黨的路線方針下對基層政府工作人員開展組織動員,則構成了另一個現實問題。不難知曉,若是組織動員不到位,那么基層政府在履行中組織內部協調機制便會缺失。
我們需要直面村級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問題,在對他們開展黨的路線方針培訓時需要引入督導機制。引入督導機制的作用在于,督促他們認真學習領會具體的工作要求,并跟蹤考核他們的履職情況。在這其中,也存在著需要直面的信息難題。
根據以上所述,對策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構建:
各個鎮政府所面臨的區域治理環境并不相同,所以在分解上級黨委的路線方針時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以突出問題意識為驅動,建立起輕重適度的工作目標。這就要求,鎮政府辦公室應牽頭組織各部門聯席會議,通過對近3年的農村工作進行反思,對其中仍未解決的“硬骨頭”提煉出來,結合黨的路線方針提出具體的工作路線圖。
鎮政府在內部運行中仍然受到因職能化組織架構所形成的弊端,即職能壁壘。為了使得基層政府職工全員參與到黨的路線方針履行中,現階段就需重塑政府內部的組織生態環境。筆者建議,需要在黨風廉政建設的推動下,增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意識,并在黨員干部的引領示范作用下,使部門朝向學習型組織的方向前進。從而,在履行黨的路線方針時能夠結合當地農村實際,不但完成“規定動作”,還能正確開展“創新動作”。
我們需要正視各村社環境的差異性,那么在執行黨的農村工作路線時,就應結合實際來定向開展組織指導的職能活動。筆者建議,鎮政府有關部門應對所管轄的村社建立前置性調研活動,通過聽取村干部的工作匯報,以及對農戶開展實地訪問,來摸清在精準扶貧中所存在的具體問題,以及在農地確權中所存在的具體挑戰。在做到心中有數之后,再根據各村社實際分類對村干部開展政策培訓。
綜上所述,以上便是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鎮政府直接聯系農村工作,而黨中央連續多年的一號文件都涉及到農業、農村發展問題。因此,在履行黨的路線方針時需要加強對農村問題的調研工作,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數才能將黨的路線方針給予精準落實。再者,全體黨員干部也需要不斷加強對黨的路線方針的學習,在學習型組織框架下來提升自己的工作履職能力。
綜上,基層政府履行黨的路線方針的著力點包括:正確領會黨的路線方針、正確應用黨的路線方針、正確闡釋黨的路線方針。在著力點的推動下,實施策略可圍繞著:強調基層政府的工作反思突出問題意識、黨風廉政建設背景下重塑組織生態環境、建立前置性調研活動分類開展政策培訓等來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