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愛軍
(河北省阜城縣建橋鄉李郎小學,河北 阜城 053700)
如何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做好口語的教學,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呢?接下來筆者就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對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小學生學習水平的特點等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和研究思考,希望對讀者有所裨益,有所啟發。
在小學語文的課程體系中,口語交際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口語交際課目的在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幫助小學生在各種情境下能夠與他人進行正常的交流,做好語言的表達和溝通。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口語教學情境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口語交際的目標,這樣才能夠提高口語教學的質量和口語教學的效率,學生的口語水平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進步。
口語教學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與他人在各種各樣的情境下進行交流和溝通,而不是單純地學習語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口語教學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小學生的知識經驗還不豐富,他們的口語情境一般是比較簡單的。教師設置的口語訓練情境要注意內容具體、要求清晰,最好是生動的、具有趣味性的情境,這樣學生的口語交流積極性才能夠被調動起來,充分地參與到口語交流中。例如,教師根據小學生喜歡神話故事的心理特點,設置這樣的情境。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電視劇西游記的著名片段——“三打白骨精”等,再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于這個片段中唐僧的表現以及自己對于唐僧的看法。接著,教師會發現不同學生對于唐僧的看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認為唐僧是愚蠢的,對待孫悟空的態度是不正確的;有的學生認為唐僧是善良的,只是他的能力有限,不能分辨出真正的壞人,所以他的行為并沒有什么錯誤。教師再讓小組派出自己的代表,表達自己小組內的觀點,在班級內進行交流。最后教師總結學生的觀點,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唐僧這個人物,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正確的價值觀念。
口語交流不僅是知識,也是語言的藝術。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口語不僅僅是傳授口語交流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口語交流的有效方法。教師要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口語交流的主題,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例如,在世界節水日的時候,讓學生設計節約用水的標語;針對校園內綠化被破壞的現狀,設計保護植被的廣告牌,等等。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中的口語教學,不僅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語文課程的要求,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為了做好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流的教學,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設置合理的口語交際目標,提高口語訓練的效果;創設具體、生動的口語練習情境,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授學生口語交流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口語運用能力……以上的內容是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對新課改的背景下芻議如何做好小學語文中口語的教學的思考分析和提出的對策建議,希望對廣大的一線小學語文教師教育教學提供幫助,實現對小學語文口語教學的內容創新和教學方法、手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