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勛芝
(中共獨山縣委黨校,貴州 獨山 558200)
現階段下由于經濟領域不斷加強對于各類新型技術和方法的應用,從而逐漸改變在經濟結構中的各經濟發展要素之間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新的供需關系。
當前互聯網已經被逐漸應用到交易、社會生產、網絡營銷以及購物等多種方面,其不再局限于是某種單一的手段和技術,而是逐漸衍生為“互聯網經濟”模式,成為人們日常生產生活形式的一種。所以當前縣域經濟發展必須要依托互聯網而進行,互聯網經濟也逐漸成為我國縣域經濟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在傳統區域和縣域經濟發展理念下,人們較為注重區域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以及經濟聚集程度的,并將其作為衡量地區發展的重要參考指標。而在互聯網環境下,上述關注點已經逐漸被人們所忽略,互聯網經濟更注重整合利用和創新信息技術,這也是當前互聯網經濟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根本。
互聯網環境下的經濟發展自身存在滲透性、創新性和技術關聯性的特點,由于這三重作用的共同影響,所以互聯網除改變人們對于傳統縣域經濟發展的認識理念之外,其還能夠有效拓展縣域經濟的發展空間,更加高質量的促進縣域經濟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使得其可以向著更為健康、穩定、持續的方向發展。
首先要構建完善的協作機制,通過設立和完善電子商務發展的組織保障體系與工作機制,實現政府、行業協會與重點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提高自身的發展競爭力。并且要構建電子商務應用績效評估體系與重點企業的聯絡渠道,為促進縣域電商經濟發展提供統計、預測以及研究等多個方便的服務;其次,要提高對于市場的監管力度,確保網絡交易主體不出現違法行為,由于電子商務犯罪更集中在詐騙、侵犯知識產權等方面,所以必須要構建完善的電子商務消費者權益保障體系,提高對于此類方面的管理力度;同時還需要通過財政稅收、金融投資、國際貿易以及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面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方面的傾斜和支持,合理構建滿足縣域電商經濟發展特點和需求的投融資機制。
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現階段下縣域電子商務的主要營銷對象為農資、現代農業和農產品的,想要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體系、提高農民的整體收入、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就必須要結合各縣地域和實際經濟發展情況,因地制宜的選擇最為適合各縣地域發展的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經濟是縣域經濟轉型和突破的關鍵所在,所以必須要提高對于縣域電子商務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力度,積極適應電子商務所具有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資體系,并主動引入效益較好、規模較大的電子商務企業,多管齊下,共同促進縣域電子商務也在快速發展。同時還應當合理引導傳統企業借助第三方平臺嘗試開展電子商務,以通過此方式積極拓展國內及海外銷售渠道,拓展營銷覆蓋面積,開展跨境電子商務。同時還需要加強對于縣域產品的集中展示、宣傳與推廣,培養龍頭企業,并以此為示范作用促進縣域經濟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其次要合理引導電子商務聚集發展。相關政府應當積極設置縣域的電商產業園區,并針對性的加強相關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滿足電子商務產業的辦公、倉儲、展示、培訓、休閑娛樂等多方面功能需求。并且合理應用政策方面的優勢吸引優秀電子商務企業進入,有效匯集和整合優勢資源,實現“1+1>2”的發展目標。
第三,要合理構建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由政府牽頭,加強構建鄉鎮級及村級的聯絡點,通過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向縣域電商提供技術支持、知識培訓、平臺推廣、平臺營銷、產品包裝設計、創業指導等多方面的服務;
第四,要注重培養和引進電子商務相關人才。在通過相關部門牽頭和指導的基礎上,認定相關電商培訓機構培訓資質,并設置相關的培訓基金,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縣域電商從業人員參加培訓活動,對其予以技術指導和創新思想的宣傳。同時政府部門還應當牽頭與相關學校及培訓機構間的合作,采取定向培養的方式,不斷為縣域電子商務經濟引進創新型人才,滿足各電商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
互聯網在農業方面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農業轉型,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而農業大數據則是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農產品供銷對接成功率、促進農產品從生產到終端消費的良性競爭的關鍵所在。所以必須要結合互聯網構建農產品整條產業鏈的大數據體系。首先要在縣域范圍內構建農產品的產地大數據信息庫,開展分級種植和管理。通過合理應用大數據實時監控和了解良種選擇、種植技術、農藥殘留、品質監控、物流倉儲、農產品加工等農產品產業的所有環節,并在此基礎上合理調整和優化縣域農業產業結構,引導種植培育優質農產品,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能力,構建產品品牌;其次要合理應用大數據及時掌握縣域農產品在供銷環節的流轉情況,從而合理利用相關資源,科學的指導和控制種植及養殖品種與規模,避免出現盲目種植、低價甩賣的情況,切實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要借助大數據深入挖掘農產品的生產、加工、物流和銷售等多個環節,確保縣域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所有環節都擁有完善、高質量的信息知識,促進農產品的流通,提高農產品的經濟價值。
在信息化環境下,互聯網本身除了是一種信息化傳輸技術之外,更能夠有效促進社會重新構建。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通過對互聯網的合理應用,實現所有縣域資源的網絡配置。通過將互聯網與縣域經濟農業、縣域經濟旅游、縣域經濟從事公共產品等方面的融合創新,使得其成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新模式。只有合理應用互聯網相關技術和優勢,才能夠使得縣域經濟發展獲得更大的空間,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穩定、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