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娟
(湖南省隆回縣荷香橋鎮中心小學,湖南 邵陽 422000)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小學語文閱讀教育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閱讀教學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課程方式之一,對于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思維邏輯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1]。但是就目前而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依舊非常嚴重,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對相關知識的教學,以及具體答題技巧的教學,對于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并不重視,這個問題導致了很多學生在學習文章時,失去了主動學習的熱情,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產生了嚴重的阻礙,因此對于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必須要加以重視,本文通過研究發現,很多授課教師之所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其主要源于以下幾點。
對于小學語文教育而言,教師的教育理念對于后續的教學方法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很多小學教師并沒有跟隨時代的變化而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新課改中,對于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更加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要求教師能夠以學生為本。但是,就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很多教師還是保留著較為傳統的教學理念,依然以灌輸式教學方法為主,導致學生的思維無法得到開發性指導,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會產生一定的阻礙[2]。
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往往會有一定的教學流程,這種流程是基于授課教師多年的經驗而總結得出的。通常情況下,這種較為固定的流程能夠為閱讀教學提供一定的穩定性。但是伴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小學閱讀教學中接觸到的文章類型越來越多,不同的文章實際在教學過程中很難通過統一的教學方式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種較為單一的教學方式實際上是對授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一種阻礙。
閱讀教學看似與實際生活并無太多的聯系,但是文章中的很多想法與知識,以及寫作的重點都是源于實際生活,或者是受到了生活的影響,作者在創作的文章的過程中往往不會脫離實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如果單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對于文章相關題目的理解,或者是如何回答出與標準答案更為貼近的內容,就無視了文章本身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會導致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感到生疏,當學生無法與文中內容產生共鳴時,即使掌握了一定的答題技巧,也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當下,素質教育已經在廣大學生家長中的心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家長也迫切希望學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采取素質教育的理念。因此,無論是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還是廣大家長的實際需求,都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重新審視以往的教學理念,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理念的更新除了對于相關教師有了新的要求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對于學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學校相關領導必須要更新自己對于教育的理解,并且通過不斷的培訓幫助學校老師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這樣才能更好的推動學校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
1.運用情境教學法。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特定的情境,可以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加深對文章理解的深刻度。例如,在《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水滸傳》中所描述的特定的視頻片段,然后通過視頻的畫面去直觀地知曉事情的經過,了解兩人的故事背景,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從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2.運用小組合作探究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這樣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學習討論中更深入地了解相應的問題。其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的觀點與看法,重視學生的分組情況,以使各小組的實力接近f31。例如,當學習《三打白骨精》一課時,教師可以安排各小組進行角色分工來演繹其故事情節。為了提高表演能力,學生會去搜集相應的素材,觀看《西游記》視頻片段等。在這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各小組成員表達觀點,互相點評,既了解了課文內容,實現快樂學習,又可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到學習的實用性,進而提升他們的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例如,在《亡羊補牢》一課教學中,當學生了解到文章大意之后,認識到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的道理,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互相討論,分享自己的故事經歷,加強對該文章主旨大意的進一步了解,并且改變他們身邊的不良行為習慣。又如在《驚弓之鳥》一課教學中,筆者通過講述自己小時候被蛇咬,之后非常畏俱蛇的經歷,啟發學生去分享自己的經歷,有些學生說自己小時候被貓抓過臉,所以現在非常畏俱貓,而有的學生則說自己小時候被狗咬過,所以現在對狗比較恐俱等等。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大意。
在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體驗式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以及開展讀后感交流等方法應用到閱讀教學中,通過創設有效情境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增進情感交流,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提升學生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