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清濤
(山東科達基建有限公司,山東 東營 257091)
我國在建設道路橋梁工程中對于建設施工質量方面的要求不斷的提高。但是在施工中不乏道路施工病害的存在,其中影響較為嚴重的就是道路裂縫病害的發生,此病害輕則會損害到道路橋梁的承載能力,直接縮短道路橋梁建設之后的使用時間,使維修的次數變得頻繁,重則就會直接危害到安全。
若道路橋梁存在裂縫,首先會對該工程的實際使用年限產生明顯影響。雖說裂縫的出現造成的影響為鋼筋腐蝕或結構損壞之類的間接影響,但從根本上會影響路面結構的一體性以及工程整體的牢固性,繼而導致路橋工程無法達到預期使用年限,投入使用后增加維修頻率。
道路橋梁工程表面出現裂縫時,外界潮濕的環境或雨水會影響到已經暴露于表面的鋼筋,久之出現腐蝕現象。鋼筋被腐蝕后會直接影響到鋼筋強度與持久性,從而影響工程質量。
若工程裂縫產生位置處于主體結構上會直接對結構性能產生損壞,繼而對整體性能產生影響。當路橋工程結構表面存在較大型裂縫時,裂縫存在的滲透作用會進一步對橋梁內部結構產生影響,導致工程質量下滑。
收縮裂縫主要是指混凝土因外界因素所致的體積變化,一般情況下是干縮裂縫與塑性裂縫,其中塑性收縮裂縫的發生時間主要在混凝土初凝階段,此時具有較高的水化反應,水分會出現大量增加的情況,導致混凝土失收縮。干裂裂縫主要在混凝土硬化前后,表層混凝土水分散發比較快,內部結構熱量散發相對較慢,直接導致混凝土表面收縮性相大,內部收縮性小,致使收縮情況產生一定的不均勻,從而發生收縮裂縫現象。
截至目前為止,因不少施工工人技術水平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在進行路橋施工過程中,工藝相對來說非常的粗糙,并且經常性出現不嚴格按照規定施工的情況,或者本身對操作工藝不熟練等導致一系列的質量問題。例如:在對承載力進行計算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計算,使得路橋橋面堆積了大量的材料,以及各種材料進場非常混亂,施工器械使用沒有合理調配等,都會致使橋面的承載壓力發生相應的改變,從而引發承壓裂縫問題。在完成了施工之后,并未及時對橋面進行灑水養護,從而致使養護不足,形成了裂縫問題。這些都是因施工的不合規而造成的。
路橋工程的施工原材料中,混凝土屬于基礎材料,由砂子、骨料、水泥混合而成,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以配置。若原材料存在質量隱患,會直接造成混凝土強度無法達到路橋工程的實際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出現凝固時間與預期不符、強度無法達標、混凝土過度滲水之類的問題。添加劑方面,部分添加劑與拌合水中含有的氯化物質會造成混凝土強度受到影響,少數情況下甚至會對鋼筋產生腐蝕作用,繼而減輕路橋工程的實際承載力。在水分作用下,鋼筋可能出現銹蝕或腐蝕現象,即便鋼筋存在保護膜設計也可能由于保護膜破損而造成工程裂縫。
在施工時,若氣溫較暖就需要對澆筑的厚度進行控制,同時及時通過灑水來幫助其散熱;在對骨料進行使用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對添加劑作出合理的使用,以此來實現對水泥含量的控制,促使裂縫得到最大程度的減少;在對其實施攪拌的過程中,需對水灰比進行非常嚴格的控制,同時實現對石料的降溫處理,以此更好的實現對整體溫度的控制;還可在混凝土中添加一些添加劑,例如:減水劑,借助混合材料的合理運用來實現對泌水問題的控制,并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對橋面混凝土厚度的提升。
在對混凝土進行使用期間,必須對其熟練度進行提升,盡可能地做到一次性通過,從而達到有效澆筑,這樣不僅能夠實現對施工縫設置的合理避免,促使裂縫出現概率得到控制。若因不可抗的各項原因而導致中途出現暫停的情況,就必須對中斷的時間進行嚴格的控制,確保時間實現全面把控,使得初凝結果能夠做到最佳,以此來實現對裂縫的有效控制。
在進行橋梁施工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標準,并且滿足張拉預應力鋼束,其中在張拉過程中要控制好千斤頂加卸力的速度,對持荷時間實施有效的控制。另外,張拉結束后,預應力依然增加,這就需要施工人員對此進行仔細的觀察,避免對混凝土過快切割,同時仍然要控制張拉力,以此改進預應力鋼束張拉工藝。
合理配比原材料,也能夠避免發生裂縫現象。其中,混凝土強度等級與原材料的配比是否準確息息相關,其會直接引起混凝土結構出現一定的變動,因此在實際施工前,必須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和情況,對混凝土配比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保證參數符合施工要求。除此之外,在一些路橋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原材料、環境及施工企業等影響,導致實際情況與規劃出現一定的偏差,這就需要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通過具體施工情況對原材料配比進行有效的優化。
綜上所,路橋工程規模的加大讓施工環節必須更加重視質量控制。裂縫不僅會造成路橋工程外觀受損,還會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安全及使用壽命。施工方必須明確裂縫成因并針對性處理,提升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