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
(河南省遂平縣第二初級中學,河南 駐馬店 463100)
學生違規帶手機的問題之所以屢禁不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現在的智能手機實在是太方便了,它的功能相比電腦已經是毫不遜色了,甚至還有個優點就是體積比較小、便于攜帶。學生通過手機可以上網、玩游戲、聽音樂(或者按某些同學的說法是聽英語)、聯系同學、看電子書,這對于學習任務繁重的高中學生來說,實在是一種不錯的消遣方式,所以在嚴厲的懲處措施下,依然有不少學生前仆后繼以身犯險。其次,的確是有家長覺得孩子帶上手機聯系起來更方便一點,不用擔心每天晚上打電話聯系不上孩子。現在的孩子普遍是獨生子女,家長們對孩子也是很重視也很不放心,天天都要打電話或微信關心孩子一番。這樣的話,家長也就認為給孩子配備手機是必須的。于是就會置學校的管理規定于不顧,幫助孩子做違反學校規定的事情。再者,部分家長并沒有深刻意識到手機帶給孩子的傷害,只是簡單覺得孩子帶手機無非就是和自己聯系,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危害,沒必要管得那么死。
誠然,中學生帶手機上學,有事能第一時間通知家長,和家長、老師聯系方便;也可以用手機查閱資料,幫助學習,有一定的好處。但同時,手機的強大娛樂功能也使不少學生沉溺其中,用手機上課發微信、玩游戲,考試作弊,晚上躲在被子里玩手機、追熱劇,對學習、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不止是玩游戲作弊聊天,手機還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根據筆者自身的觀察發現,周邊有一些同學對于手機的自制力不強,有的甚至在凌晨和后半夜依然在興致勃勃地玩手機。夜間精神煥發的他們,白天昏昏欲睡,過著“黑白顛倒”、渾渾噩噩的生活,長此下去,不僅學業荒廢了,就連健康的身體也丟掉了。而且還有部分同學不能抵制網上的不良誘惑,甚至會用手機瀏覽一些不健康的網站,長此以往,對身心都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部分中學生學習自主性較差,更容易對手機產生依賴。有研究者通過問卷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會在課堂上使用手機,其中又有大部分學生手機進行聊天、網絡游戲、視頻等,并且有一部分學生表示,如果上課沒帶手機會出現焦慮的情緒,這表明學生已經出現了“手機依賴癥”,這樣的行為會對課堂秩序造成干擾并且會影響教師的情緒,教師的情緒也是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手機不僅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而且還會影響整個課堂的學習效果。
由于手機的廣泛使用,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和學習態度,遇到問題,學生更加傾向于在手機尋得答案,而思考和創新能力大大下降。近些年來,學生在考試時利用手機作弊已經屢見不鮮,甚至有的學生在考試時直接把答案發到群里,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教學秩序,違背了中學生的誠信教育。
正是因為有著這些弊端,部分學校針對手機問題也作出規定,禁止學生帶手機上學。要求學生上學時將手機交給學校,放假時再歸還;并不定時進行“大搜繳”,沒收學生的手機、充電器、電池等。但此舉也令部分高中學生產生了逆反心理,對學校搜繳手機行為有很強的抵觸情緒。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我們在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的同時,還必須關注它給孩子的身心所造成的危害。但是一味地強硬地對學生使用強制手段似乎也不能很好地解決手機問題。有鑒于此,本文基于一個高中生的實際體驗和認識,對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了一個梳理與分析。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先和家長好好溝通,爭取讓家長能深刻認識到手機的危害性,和學校齊心合力齊抓共管,將學生沉浸在手機中的心再拉回來。如果家長實在是認為需要聯系孩子的話,那么可以讓家長給孩子買老人機,只能打電話接聽電話及發發短信就夠了,堅決不要給孩子買智能手機。如果家長們都能這樣配合學校工作的話,那么學生方面的工作也會比較好做。而且學生都不帶手機,到時候大家也會有從眾心理,很多學生也就不那么想帶手機了。其次老師應該和學生做好溝通工作,從心理上讓學生認識到沉浸在手機中是不對的事情,是會耽誤自己的前途影響自己的人生的。老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喜歡一些其他的事物,比如體育活動、下棋之類的,分散一下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不要整天想著手機里好玩的東西。最后,學校層面也是需要作出一些限制的。在考試時,有條件的學校應該設置屏蔽,讓學生的手機不能上網查找答案,在宿舍里要加強查房,一旦發現學生三更半夜還在玩手機,就請家長將手機帶回去保管。
中學生對于事物的是非對錯還是會有一些相對正確一點的判斷,老師在處理手機的問題上應該也是要靈活多變的,針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正所謂要“因材施教”。手機問題也是一樣的。筆者在周圍的同學中發現,自制力比較強的學生,帶手機進校經常都有用于學習,他們會訂閱一些微信公眾號,比如“人民日報評論”“南周知道”等等,這些公眾號有利于拓寬我們高中生的視野,加深我們思考的深度,可以讓我們更加辯證地分析問題,這樣不僅有利于我們的語文學習,也有利于樹立起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外,我們高中生還可以通過手機去閱讀書籍,隨著網絡的迅速發展,很多人已經改變了閱讀習慣,電子書也以更加方便更加迅猛的姿態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新事物,所以我們也會在網上看很多書,這樣也方便了許多,不用帶著一大堆書籍到處走。
綜上所述,手機的問題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學校、老師以及家長不應該對我們高中生使用手機進行簡單粗暴地干涉,而應該是有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在必要的時候也要進行一定的控制,讓我們高中學生在新時代的發展下,能有效利用手機更好地學習,讓學生使用手機而非被手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