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河北省大城縣特殊教育學校,河北 大城 065900)
小學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對構建學生的基礎數學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數學學科和其它學科都有緊密的聯系,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的發展。同時,教師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數學也是一門生活性學科,在生活中隨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因此在實施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構建生活化情景實施小學數學教學,轉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讓數學教學課堂更加活躍,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增強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以及素質教育理念的普及,對小學數學教學越來越重視。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利用一切有利于數學教學方式實施教學。其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不僅符合數學教學的規律,而且也符合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對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有著重大意義。
在很多小學生的心目中,數學僅僅是一門學習的對象,是自己的功課,并沒有深入探究數學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學生認為數學就是一門提升自身分數的學科。所以,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充分構建生活化的教學上講,能夠向學生展示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而向學生傳達數學的重要性。讓學生知道數學是生活中的一門技術和重要工具,對生活有著重要作用,從而主動積極地學習數學。
數學學科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就小學生來說,很多年內容不易理解,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在數學中充分構建生活化情景,在生活中將一些數學知識體現出來,讓學生對相應的數學知識更加容易理解,并且這種形象化的教學方式,還能夠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從而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
構建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情景,一方面能夠符合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需求,另一方面,在生活教學的情境中,有利于促進學生對生活的思考,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數學知識,進而進一步地在生活中展開實踐和探索,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探究中。
小學生剛剛接觸學習和生活,其認識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都較低,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所以,在構建生活化情景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度,力求生活化構建的針對性,才能更好地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在生活經驗上,教師和學生的差距很大,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生活化情景的構建,所舉的例子是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切勿站在自身的角度構建生活情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不能起到有效的教學作用,反而會讓學生產生距離感,不符合學生的心理預期,從而限制了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開展。比如在教學“數字的加減”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經常乘坐的公交車進行舉例。比如10+3=?這時教師就可以構建學生的一個生活情境,一輛公交車,加上學生自己總共有10個人,公交車行駛了一站之后,沒有人下車,但是上來了三個人。請問這是車廂內總共有多少個人。由于公交車使學生司空見慣的,上下車的現象也多見,這就在學生腦中就會立刻浮現相應的場景,從而用已經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運算,進而得出結果。甚至有的學生還會在放學之后乘車時留意車廂的人數,從而深化所學的知識。
要想充分構建生活化教學情景,生活語言的應用也是重要的。同時,生活化的語言更符合小學生的語言習慣,將傳統的生硬的、理論化的數學語言轉化為生活化的語言,讓生活化情景更加逼真,也能夠無意識中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在生活情境中接受數學、熱愛數學。比如在教學數字的加減法運算時,教師就可以不用像傳統的教學方式那樣寫出等式讓學生進行運算,而是要將數學等式轉化為生活的語言,更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以及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比如在“5+3=?”這個等式中,就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語言進行轉換,比如用同桌來舉例:現在小明手里有五顆糖,小紅的手里也有五顆糖。現在小明把自己手中五顆糖中的三顆給了小紅,請問小紅的手里總共有多少顆糖。這樣的語言描述讓學生清晰易懂,理解起來毫不費力。同時,根據相應的演示,學生對答案也就一目了然,從而加深了學生的印象。所以,生活化的語言更能夠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創建和諧、輕松的學習范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構建,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更是小學數學教學自身的需要。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的生活為基點,構建出更加符合學生行為特點和生活習慣的生活情景,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