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重慶市合川龍市中學,重慶 合川 401524)
引言: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所以自主學習也成為了當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旋律,這種自主的學習也有效地替代了傳統教學中被動的教學模式。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模式的轉變也是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并且在轉化的過程中需要能夠進行大量的摸索以及實踐,這也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實踐。
當前,很多教師并不明白自主學習到底是什么,他們所自主學習了解得非常少。其實,自主學習就是要人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去自主地發現一些新的知識,并且對這些新知識進行更加全面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新的問題。自主學習實際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來開展有機的學習活動。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策略開展學習。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要得到教師以及同學的幫助,不斷地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從而保證學習效率的有效性,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當學生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了興趣以后才會更加主動地進行自主學習。學生也能夠在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為自己帶來的改變,有效地保證英語的學習效果。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學生的主體性也難以得到更好的發揮,這也就使得很多學生感覺到英語的學習沒有樂趣。所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能夠將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種英語教學也能夠收獲更多的效果。
語言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語感,只有學生對語言產生了感覺以后,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才能夠獲得提升。在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樣化的英語文學內容來吸引學生對英文文本進行閱讀的興趣,并且在這種興趣的帶動下對語法、詞匯以及詞組等進行自主的學習,從中體會到語感的魅力。當學生對英語閱讀的內容產生強烈的語感的時候,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也會采用更加靈活的學習方式開展學習。
學習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正確引導,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同樣如此,尤其是學生在學習中并沒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的時候。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以及體驗式的學習方法開展英語的學習,逐步地掌握英語知識的學習方法。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其中以英語詞匯、語法等為主。教師還要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有的不足,并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存有的這些問題,從而提升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合作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也要為學生開展合作探究,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組的合作學習既能夠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又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這種思維碰撞過程中不斷地對所學習的內容產生靈感。在這些靈感的帶動下,學生之間也能夠進行有效的互補,形成學習的團隊,促進共同的發展。
教師應當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創新,能夠利用先進的英語教學模式開展英語教學,對教學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整合,自主地學習英語知識。所以,教師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可以引進更多的教學手段,采用不同的課題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枯燥的英語學習中融入生動的英語故事,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結語: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只有能夠將英語教學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將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進行有效的發揮。同時還要不斷激勵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引導學生在知識的學習中去主動地思考、探索、創造以及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加全面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激發英語課堂的活力,讓學生在英語任務完成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為自己所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