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玉
(江西省上饒市第八小學,江西 上饒 334000)
由于傳統教學觀念根深蒂固,以至于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依然沒有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音樂課堂上一直以教師為主,教師表現的比較嚴厲,學生在課堂上不敢言語,在這樣的教學下,學生得不到發展,音樂教學目標無法實現。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強調了學生教學主體的重要性,要求教學必須建立在良好師生關系基礎上。因此,要想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必須注重與學生關系的維護,積極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而為高效音樂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融洽,主要表現在教師在課堂上比較嚴厲,不允許學生在課堂上交頭接耳,教師與學生之間缺少互動,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小學音樂教學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教師與學生是構建小學音樂課堂的兩大主體,要想實現教與學的真正統一,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關鍵。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敢問,主動與教師互動,從而在互動的過程中啟發思維,積累知識,提升能力。由此可見,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建立新型師生關系至關重要。
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只有肯定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才會主動去學習,并在課堂上積極與老師交流,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起學生的教學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而讓學生對音樂知識產生學習欲望[1]。如,在欣賞《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中,我先讓學生聽這首歌,然后詢問學生自己的感受,讓學生講述自己聽到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回答,我再作相關知識講解,然后再引導學生站在音樂藝術的角度去欣賞這首歌曲。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對音樂這門藝術產生求知欲,進而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與教師積極互動,進而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應以良好的課堂環境為基礎。以往,教師在課堂上表現的比較嚴厲,使得學生害怕老師,害怕課堂,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下,學生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敢提問。因此,要想重塑小學音樂新課堂,教師要改變這一現狀,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有效的互動活躍課堂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2]。如,在《大風車》這一課中,我巧設了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問題:你們知道大風車是什么樣子的嗎?大風車是怎么轉動的?大風車是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個物品,巧設生活問題,與學生展開互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來,進而實現教與學的有效統一,促進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
教學是教師與學生密切配合的活動,教師的教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學生的學需要教師的科學指導,只有教師與學生密切配合,教學帶來達到預期效果。師生互助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重要路徑,更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應積極獲得學生的配合。一方面,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課堂產生興趣;另一方面,教師要給予學生權利的幫助,引導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問,進而讓學生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發展[3]。如,在欣賞《龜兔賽跑》這一課時,我先講解一段龜兔賽跑的故事,以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對該課知識產生興趣,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幫助學生明確欣賞要點,指出欣賞的知識重點。通過我的悉心指導,學生順利完成教學目標,深深地感受到了音樂藝術魅力。
教學評價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科學的教學評價,可以讓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的不足,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然而,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小學音樂教學評價主要是由教師一個人說了算,這種評價有失客觀性,無法對學生做出全面的評價,不利于教與學的有效統一。因此,優化教學評價至關重要。師生互評是一種優化教學評價的手段,同時也是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重要手段,推行師生互評,可以讓教師與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進而不斷完善教學。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積極發言,善于引導學生反思,讓學生將自己的所想、所感說出來,以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4]。同時,教師要悉心聆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對整個教學做出評價,進而讓師生關系更加親近,讓學生對學習始終保持著一顆向往之心。
綜上,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是實現高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因為只有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才會更加活躍起來,才能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作為教師,要摒棄舊觀念和思想,要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敢答、敢問,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積極與教師互動,進而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