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婷
(河北省尚義縣職教中心,河北 尚義 076750)
中職體育與健康的教學目的就是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中職教學的基礎課程之一,然而當前的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存在諸多問題,有必須進行改革。本文針對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相關問題及其相關對策進行了初淺的分析。
中職學校不同于高中,學生畢業即將面臨就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就業,校方往往過分偏重于文化課程、專業課程,因此大部分學校普遍存在重視技能、專業文化教育,而對于體育與健康教學不夠重視,從考核標準可窺探一二,學校對于專業文化課程都有著完善的考核體系,對于專業文化課程教學成績優異的教師都有一定的獎勵,而對于體育教學則缺乏一定的考試標準,體育教師的待遇一般也不如文化課程、技能專業的教師,不少學校甚至經常隨意調配學生的體育課程,擠占體育課時間來進行專業文化、技能課程教學,讓原本就課程稀少的體育教學課時更加緊張。
中職學校教材過于陳舊,依然是三十年前編寫的數據,然而我國這三十年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經濟、軍事、科技都飛速發展,教育事業也不例外,如今的體育理念、技術都與三十年前有太大的改變,但是這些改變并不能在現今的體育教學中得到體現,學生接觸到的依然是多年前的理論、技術,與當前的體育理論、技術失之交臂,與時代嚴重脫節,這也是學生對于體育教學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
很多學生對于體育健康認知存在誤差,認為體育教學就是游戲、娛樂為主的科目,學不學無所謂,反正沒有升學壓力、考核壓力,正因為存在這樣的認知誤區,造成了學生上體育課積極性不高,重視度不夠,缺乏學習的動力,這就直接導致了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開展面臨著重大的阻礙。
當前中職學校體育與健康教學現狀并不樂觀,存在諸多問題,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歷,提出了以下幾點初淺的建議:
教學理念是影響教學方式、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教學理念的轉變,是中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進的首要條件。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應建立并完善該課程標準,順應新課改需求,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做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做到體育教學有針對性,針對不同學科或是不同體育愛好的同學設置不同的體育科目,以培養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愛好。校方應對于體育與健康教學與其他專業性學科同等對待,不應存在偏見,合理設置體育教學課程安排,提升體育教師的待遇及其地位,積極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
中職學校不同于高中,各個學校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當前的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標準并不是特別精細,僅僅從宏觀上對于教學目標、領域目標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相關的規定,對于教學內容的選定、課程設置、評價標準并沒有具體描述。鑒于此,各大中職學校應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去選擇合適的教材,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建立科學的考核標準等等具體實施細則。唯有如此,中職體育教學才會有針對性,才會有助于提升體育與健康的教學效果。
教材的挑選對于教學效果尤為重要,若沒有合適本校的教材,校方應有能力開發適合本校的教材。這需要結合本校的教學資源、本校學生的特點,在此基礎之上,結合其他學校的優秀經驗,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開發出適合本校的教材內容。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職學校的教學近些年來沒有太大的改變,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方式單一,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加之對于體育教學不夠重視,經常會出現逃課的現象,為此,中職體育教學的方式有必要進行創新,適應時代潮流,在深入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探索適應本校學生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于體育的興趣愛好,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歡快、娛樂的氣氛中進行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質,讓學生身心得到全方位發展。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是促進教學改進的基礎數據來源之一??茖W、合理的評價機制,有助于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效果能夠得到及時的反饋,對于教學方法的改進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學習體育的動力。尤其是中職學校,學生畢業就將步入社會,該階段的體育教育是學生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接受體育教學的最后一個階段,這對于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培養良好的體育興趣有積極的意義。
但是當前大部分中職學校對于體育教學的評價往往是比較單一的,學校、教師應積極完善評價體系,做到多種評價標準相結合,比如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文化考核與體育評價相結合,不應用同一標準來評判全部學生,應依據學生身心特點、身體素質的不同進行多方位評價標準,這也是素質教育下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有效體現。
總之,中職學校《體育與教學》課程是中職教學體系的一份子,是中職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職學生日后步入社會工作提供良好的身體素質,應引起各界的重視。針對當前中職體育教學存在問題,教師應反思問題所在,轉變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建立健全中職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