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志強
(張北縣第一中學,河北 張北 076450)
在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的學校教育中,班主任處于靈魂地位。一個班級的好壞優劣,與班主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班主任是學校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教育者。班主任主導著班級學生,為班級和學生導向、導學、導思、導行,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是班級的靈魂所在。班主任不僅是任課教師,更是班級這個大家庭的一家之長。
那么,對于高中班主任來說,如何管理好這個大家庭是最重要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門藝術,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實踐談談班主任的管理藝術。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在初中這個時期正是塑造和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關鍵時期,而一個和諧、友好的班級風氣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為了構建一個良好的班級風氣,班主任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在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認真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自身狀況和心理素質,并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個科學的的班級管理方式,并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班干部是老師的小助手,也是同學們的好朋友,能選好用好班干部是形成優秀集體的一個重要條件,使集體有一個“控制中心”,保證在統一的指揮下,能協調實現共同的目標,更重要的是通過班級工作實踐提高學生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如班長全面負責班級工作;學習委員專項負責組織每天和雙休日后作業的收發;文體委員主持班級各項的文體活動;生活委員協調每周的生活。組長管好本組的事。在班上發生問題,班干部能主動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班級的班干部和小組長在每周的周一聚在一起開班務會,對上個周班級中出現的情況進行總結,并對本周的工作進行安排布署。這樣從班長到組長責任分明、各司其責。增強了他們的責任心,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使他們的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掘,學生個性得到發展,使班級的常規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班主任應將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成績作為班級管理的中心工作。為此,要培養學生科學規范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如何從預習到復習。培養學生的生活習慣要與提高學生的成績緊密結合的,跟學生講明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前提和保證。同時,我們也不要擔心學生犯錯誤、鬧矛盾、違紀。班主任應以積極的心態捕捉這些時機,對全班同學進行教育,將壞事變成好事。另外,班主任更是學校各項校規校紀的貫徹者、落實者,在執行這些規章制度時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將學校的校紀校規進行合理的調整與補充。
班級管理的最終目的是教書育人,就必須把“愛心”獻給學生,做到愛生如愛子,這是一個班主任必備的道德情感。無數的事實說明,一個富有責任感、對學生成長寄予良好情感的教師,他會經常把學生放在心上。
在當前的班級管理和教學活動中,班主任必須引導學生樹立的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必須探索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更新德育管理理念,創新教育模式,融德育教育于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當中。而不應該只看學生學習成績提高,要從價值觀上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把學校的“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實際的德育活動體驗,在增強自身實踐能力的同時,從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培養出具有理想、信念和責任感、自立精神、堅強意志和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合格人才。
學校里沒有所謂的“差生”存在,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出色的。班主任“多一把尺子,多一些關注,就會多一批好學生”。“多一把尺子”就要求班主任關注學生個體間發展的差異性和個體內發展的不均衡性,評價內容多元,評價標準分層,重視評價對學生個體發展的構建作用。同時,班主任要幫助學生發現和建立其智力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之間的聯系,并以此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將從事優勢領域活動時所表現出來的智力特點和意志品質遷移到弱勢領域中去,發展學生身上多方面的潛能,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總之,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班主任管理必須講究管理藝術,必須不斷完善自己的教育與管理思想,探索多樣的管理方法,才會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有效的管理途徑,從而不斷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