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芳
(貴州省綏陽縣學生資助中心,貴州 遵義 563300)
怎樣對口語交際能力進行理解?口語交際無非是學會傾聽和學會口述表達,它是人們溝通交流的一種方法,能具體地表述自己的感情。不僅如此,在進行口語交際的同時還應提高自己的語言交流能力以及待人處事上的禮貌等。口語交際能力是由不同的能力形成的,包括口述能力、行為做事能力、生存能力等。身為一名為鄉村低年級學生教學的語文教師,需要對鄉村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水平進行判斷,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培養鄉村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鄉村的低年級學生較為害羞,比較膽小,不敢與人口語交流,尤其是在面對不認識的人,更加膽小不敢進行交際表達。而且鄉村小孩較為封閉,對一些當代的熱門話題并不完全懂,沒辦法脫口而出,跟縣城學生相比,缺少交流的勇氣。
在鄉村生活的條件下,鄉村低年級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有很多不夠標準的方面。其中包括沒有重點的口語表達、簡單通俗的語言表達、不夠順暢的口語表達以及不夠準確的口語表達。而且往往會滲透一些鄉村方言,導致發音不標準,比如將“shi”讀成“si”,或者是將“r”讀成“l”等等。
鄉村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方法有三種,一是低年級學生在家與親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二是在生活上與朋友同學之間的溝通交流;三是低年級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而這三種交流過于簡單隨意,無法從系統上規范學生的口語交際。
鄉村教學觀念比較傳統,教師比較喜歡獨自教學,教師在語文教學課堂上講,而學生只負責聽教師講就夠了,這樣低年級學生的交流機會變少了,失去了交流的興趣,即便想在課堂上說說話也沒得說,課堂上只能簡單地學習課文內容,沒辦法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為了改善鄉村低年級學生的口交際能力不足的問題,筆者結合實踐提出了以下加強鄉村小學生口語交際的具體方法:
在低年級語文課程教學中,口語交際占關鍵性的地位,口語交際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而且方法比較靈活,可以在教學口語交際時圖文并茂,還可以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提問,以強化語文口語交際的能力。比如我們可以在教鄉村低年級學生時,在課文內容上由簡單到困難,由淺讀到深入理解,制定一套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案,慢慢達到口語交際教學的最終目的。
在新的語文教育中已經形成了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而在鄉村,其思想比較傳統,學校里最重要的便是教師,學生認為教師的言語才是最正確的,教師和學生并不是友好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的師生關系使低年級學生不能主動地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默默地聽著教師講課,這樣的教學課堂過于乏味,沒辦法進行互動式口語教學。教師應該主動拉進與鄉村低年級學生的關系,讓師生關系的距離變短。比如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只管自己講自己的,低年級學生沒辦法融入,那么課堂將了無生息,學生可能會很難聽懂教師的語言,口語交際能力就會變差,沒辦法得到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多與鄉村學生進行故事交流,在語言上提高學生的口語,提高鄉村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現代化的發展下,許多“多媒體”在不斷地發展,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科技來進行口語交際能力教學,尤其是在鄉村課堂上“多媒體”并不多見,可以大大提升鄉村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可以更容易置身于情景之中,有利于提高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大概有這幾種方法:
一,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科技方法來設計溝通的場景,比如在《鄧小平爺爺植樹》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關鄧小平爺爺的一些事跡視頻等,讓低年級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讓鄉村低年級學生開口講話,提高學生口語能力;
二,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低年級學生講臺詞,在講中學習口語交際;
三,可以讓低年級學生看圖并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學生學會幻想,學會表達。這樣的情景融入學習必定是能夠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為了加強口語交際能力,還有其他很多方法,比如給學生一些交流的平臺、擴展口語交際的形式、完善教學體系等等,要善于在教學中發現新的方法。
總之,想要提高鄉村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相對比較困難,而且復雜,但是還是有很多方法,只要運用這些方法,更科學地去探究落實這些方法,鄉村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是能夠穩步提高。每種方法最終就是為了提高低年級學生進行交流的主動性,只要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些方法就是鄉村口語教學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