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生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南溪鎮竹浦小學,廣東 揭陽 515348)
引言:在社會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優化下,對小學階段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學校管理不僅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科學、合理的學校管理能夠推進學校的經營和發展。對于農村小學而言,由于受到地域環境的限制和資金的缺乏,造成了教學資源不均衡的局面,這也是教育行業需要不斷突破的薄弱方面。因此,現階段的校園管理工作正面臨著艱巨的挑戰。
在對農村小學進行校園管理時,必須首先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堅持依法治校,要將“以人為本”此作為校園管理方法的依托和方向,讓校園管理有章可循,在辦學的道路上更加地規范。一個校長的管理理念,關乎了這個學校的辦學特色與師資力量的發展,好校長必出好學校。在新課標的不斷優化和發展下,要求農村小學的校長必須將自身的管理知識與教育知識、管理經驗三者相結合,通過自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對待問題的解決能力,就能運用更加理智和科學的進行因地制宜的管理方法去進行校園管理,對待不同的問題能夠靈活地調整和創新,以此來達到更加高效和優質的管理效果【1】。
在對校園管理的策略進行實施時,學校領導者必須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在不斷的實際管理工作中,靈活地進行策略創新,有針對性的制作出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法,從而促進管理決策的效果。學校校長在進行校園管理時,可以采用分級管理的形式,將校園中的管理任務進行明確的分工與分責,通過對具體管理任務的劃分來將管理模式實施的更加科學化。另外,校長在進行校園管理時,還要重視對校園的細節管理,可以采取將制度化與人文情懷相融合的模式進行,校領導進行校園管理的對象是學校中的教職工與學生,這也就要求校長必須將尊重和信任廣大的教職工作為基礎與前提,在此基礎上對農村小學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和優化。在確保校園管理制度科學性的前提下,校長還要在管理中采用人文情懷對待管理對象,要采取剛柔并濟的形式激勵廣大教職工自主參與到學校的管理當中。
要想管理好學校,校領導還要提高教職工的專業素養,及時更新教師的師生觀念,在教學與管理中促進教師進行師生角色的轉換,要把學生作為校園的主人翁。當教職工的專業素養逐步提升上來,教學水平與質量也就進而得到提升,這也就要求學校首先要對農村小學的特點進行充分的認識與了解,通過結合農村小學的優點與弱點來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培訓計劃,定期開展教職工培訓,為學校培養出更多的骨干教師【2】。在進行學校管理時,還要緊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加強對教職工的政治與師德培訓,以此來提高廣大教職工的專業素養,促進校園管理的效果。培訓的形式可以是多樣化的。
例如,抽取式進修、組織教師參加培訓或者聽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培訓,這樣的形式就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授課水平與質量。另外,學校還可以為教師規定閱讀書目與數量,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活動,并制定評價措施,引導教師通過自學和互學的形式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量、擴寬視野,從而幫助教師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與方法。
教學是學校管理的核心業務,只有學校實施了科學規范的管理,才能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這也就要求農村小學在進行校園管理時,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規范的管理策略。將“測、評、教、備、輔、批”等等常規化的教學內容融入到對教職工的評價與管理中,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幫助教師更加規范自我,幫助教師明確學校的管理方法與教學目標。在校園管理中,不但要做好教師在備課方面的管理任務,同時,也要引導教師認真研究學生與教材,只有教師充分了解學情,充分研究教材,才能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在上課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法,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要認真落實日日清的要求。對待學校的教學管理理念與方法,要不斷的在實踐的摸索中進行發展與創新,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對于農村小學而言,在實施校園管理時,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當地的辦學特色堅持到底。在新課標的不斷改革深化與完善中,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培養,同時還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通過交流與合作的方式,不斷創新與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夯實基礎。學校要將學生的科學文化知識作為教學重點,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培養,要將課堂效率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沒有掌握應該具備的知識和能力,那么學生在將來的學習與發展中就會造成缺失與遺憾。教師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做準備,要幫助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小學階段應有的知識與技能。
總結:在教育事業中,小學教育是最基礎的階段。教師通過多元化形式的教育,能夠培養學生不斷掌握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為學生的起始階段夯實基礎,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做準備。學生只有具備了知識堅實的基礎,才能保障學習質量的提高,當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時,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就得到了提升,學校也會成為更加成功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