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六生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南安鄉初級中學,江西 新余 338000)
德國數學家外爾曾說過:“數學是無窮的科學。”要想學好科學,首先就要學好數學。但是由于數學的學科復雜性與綜合性,同時小學生又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數學成為了讓小學生最為頭疼的學科。難以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所以教師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逐步引導學生去認識與學習數學。
現今的數學教師大多沒有確立準確的教學目標,他們把提高學生學業成績當作唯一的教學任務。雖然學業成績是最直接體現學生對學科知識掌握程度的標準,但是教師不應當過分看重分數,而忽視了對孩子學科能力的培養。再加上如今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很多數學教師的教學目標便更加簡單直接了,他們把講解學科知識與傳授答題技巧當作教學目標,這樣的模式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會影響他們的學業和發展。
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當前很多數學教師將孩子當作接受知識的容器,一股腦兒把學科知識灌輸到他們的腦中,而忽視了孩子作為生命個體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學生的理解能力大不相同,教師應該抓住他們的學習能力強弱差異,對每個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填鴨式”教學法與問答教學法,這樣的教學模式缺乏有效的師生互動,很難讓學生真正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他們雖然坐在教室里,但是心思卻不知飛向了何處。
數學是一門嚴肅的學科,但是數學教師不應該是一個嚴肅的人。正因為數學學科知識的嚴肅與枯燥,教師更應該在課堂上保持和藹與幽默的態度。但是,現在的數學教師大多在課堂上板著一張臉,在學生回答問題出錯時甚至會采取責罵的方式,這是非常打擊孩子的學習自信心的行為。孩子的心靈像白紙一樣單純,正因為單純,他們在學習復雜的數學知識時會表現出學習吃力與理解緩慢的現象,教師要耐心地給他們解決疑惑,這樣他們才會拾起學習數學的信心,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上,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德國學者康德曾說過:“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不僅生活如此,教學工作同樣如此。教師要明確自己的總體教學目標,并且在每一個單元與課程前都制定出各自的單元與課時目標,這樣才會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得心應手。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一課前,教師應當制定這樣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分清四個方向,理解位置與方向的關系,并且懂得在現實生活中發現與認知兩者及其關系。數學是服務于生活的,教師不應該僅僅教會學生位置與方向在課本上的聯系,更要教會他們把課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能力。
學生對數學的情感與態度是他們是否認真學習的決定性因素,因此,教師要時刻關注他們的情感與態度,準確把握每一位學生的思想動態,在他們驕傲時及時制止,在他們失落時提出恰當的鼓勵。而且教師應當在課后多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與興趣愛好,將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或是朋友,建立起亦師亦友的和諧關系,這樣既可以拉近師生關系,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應該學會從生活中發掘教學素材,將所有可利用的元素都應用到教學工作中。比如生活情境模擬法,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教室里模擬一個簡單的市場交易情境,設置商品價格,讓學生去思考交易買賣中存在的數學。這樣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計算能力,還能讓他們養成勤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當遇到抽象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采用動手操作的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課時,光憑教科書與講解是無法讓學生理解與認識各種圖形的,這時教師可以采取讓學生自己動手畫圖形的方法,這樣既可以讓他們在畫圖過程中認識圖形,還能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尋找圖形的性質與特點。教師要針對學生與知識點的特點,靈活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結束語:數學的學習過程是枯燥的,但是只要學生發現數學的規律和特點,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對此,教師要設計巧妙靈活的教學對策,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課堂積極性,解決問題,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