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華
(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河上鎮中心小學,江西 撫州 344203)
引言:情境教學的意義是非同尋常的,而它也是如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手段,通過情境教學的使用,教師可以有效的實現閱讀目標,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更為靈活的導入語文課堂內容,將情境進行切割操作,使學生在情境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激發學生內部的心靈感受。而這對于學生后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高也有莫大的意義。
語文源于生活,而現實生活也是語文發展的不竭動力,由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需充分意識到生活教學的意義,將生活與語文進行適當聯系,并借助生活來充分引導學生感知語文。現如今,教師教學所采用的語文教材大多也是蘊含著豐富意味的,而這對于語文能力較差或形象思維不足的學生來講也有著大的難度,為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也應幫助學生,引導學生透過抽象晦澀語言去感知課本內部蘊含的真正意義,而這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創設生活情境這一模式了。通過生活教學的引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理解,將自身情感融入課本學習內容之中,從而幫助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
例如,教師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通過觀察對本班學生的具體出游情況進行了解,之后再進行課本內容的講解,在基本了解過后,教師也發現學校內部的大部分學生都有著自己的出游經歷,這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自主活動,將自己所拍下的大量照片展示到課堂之上,在教學活動開展時,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自由講述自己的出游經歷,此時,盡管一些學生雖然也沒有到過桂林,但是在此種情境的創設之下,學生卻能夠更加有效的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具體感情【1】。
對于學生來講,提問和思考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在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之下,大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只是按部就班的對文本內容進行解讀,然后讓學生完成課后習題而已,這時候,教師的教學方法也極度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此時,教師在講授內容時應當充分借助問題教學,在此特點之上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產生自主思考,并憑借問題的引入,引導學生對文本的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如此的思考與探索之中,學生也會對文本的中心思想產生一種更為深刻的頓悟。
例如,教師在教學《日月潭》這一教學內容時,由于本課的教學目標也只是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欣賞部分優美文字而已,由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首先給學生擬訂一個足夠明確的目標,該目標就是讓學生自主閱讀,然后理解作者的具體意圖。這時,通過預先的教學目標,學生也能夠了解到,原來,作者在描繪日月潭時采用了一種抒情的基調并濃墨重彩的對一些美麗的自然風光進行了描繪,而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也深深透露出了作者對于日月潭的喜愛,之后,教師再通過小組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搜索有關日月潭的影視和圖片資料,并讓學生具體想象一下日月潭到底美在哪里?在此種問題情境的設置之下,學生不僅能夠對本課的具體感情有著一個基本了解,還能夠激發其對于日月潭的喜愛為其日后的審美發展打下基礎【2】。
基于傳統小學教學模式的束縛,大多數小學教師在教學語文時,往往只會采用說文解字的模式,把課本內的一些生字,生詞講解一遍,然后再讓學生理解內容,但是此種教學模式過于單一,而且也無法讓學生了解課文內部描繪的真正情感,而這也極大地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往,學生對于語文的熱情也會極度下降,為幫助學生培養語文熱情,此時,教師也需通過活動情境的創設,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創設某種特定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對閱讀教學產生更為深入的了解,而這時,學生也能夠在此種情境活動中了解文本,自主探究、自主體驗,感知文字的真正魅力,特別是在進行重難點教學時,活動情境的創設就更加意義非凡了。
例如,教師在教學《我不能失信》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失信的意義,教師首先通過角色扮演的模式讓學生扮演課文內容中的不同角色,并通過此方式將學生帶入其中進行故事演繹,在角色體驗中,學生也能夠調用已有的生活情感將課本情感融入其中,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理解到失信的真正意義。
在小學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必須以新課標的具體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深化理論知識學習,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從生活情境、問題情境、活動情境出發,讓學生體會到語文背后蘊含的真正魅力,提升其整體的語文閱讀水平,從而幫助其未來更為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