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夢佳
(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新課改要求,當前高校政治教學中應加強人文關懷滲透,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高校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傳統的管理方式是對學生實行剛性管理,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做到遵守和服從。這是一種單一的與單向的帶有強制性的管理方式,一直以來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的成長環境發生巨大的改變,因此通過剛性管理約束學生,會造成對于學生“人性”的忽視。因此,柔性管理越來越受到部分高校的推崇,逐漸應用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
柔性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本質上屬于一種人性化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內在人本性,在管理手段方面也有一定的情感性,對管理對象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個體性。因此,通過柔性管理進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主要體現在:
隨著時代的發展,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做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通過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促進工作方式不斷得以改進創新。為了能夠做到這些,就必須把思想教育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堅持以學生為本,對于大學生內在的需求,要盡量得以滿足,從而促進他們在高校中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推動自身的快速發展,從而充分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在傳統的高校管理理念中,剛性管理是高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剛性管理的弊端也隨之暴露無遺。剛性管理在實行過程中,過分強調紀律性和組織性,對于學生的內在情感要求則有所忽視,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缺乏對于學生的理解和信任,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而且,對于學生過度的進行剛性管理,會導致學生對于這種制度的敵視,更加不利于規章制度的實行,無法達到教育的預期目標。因此,必須對剛性管理進行一定的改變,只有通過改變,才能真正推動學生進一步發展,從而達到教育的預期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是柔性管理的核心內容,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高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設定為促進學生全面協調發展,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做好溝通方面的工作,通過采取多種途徑,比如心理咨詢、就業和資助等方式,積極進行交流,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自身創造性的發展,進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最終促進自我完善,做到自我升華。
在進行柔性管理的過程中,只有通過科學、合理、完善的管理模式,才能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必須設定好管理目標,從而使學生在被管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進行“自我管理”。這就要求管理者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從而促進其自身的發展。同時在管理過程中,必須針對當前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強化柔性管理的設計原則,進一步促進柔性管理質量的提升,從而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而且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隨時根據學生自身的發展而相應的調整管理方面的策略,做到與時俱進,促使教育方式的靈活多變,促進合理的柔性管理模式的發展。
在柔性管理系統的環節中,最重要的就是進行評價工作。通過進行評價工作,可以有效對管理人員進行監督,從而促進管理者在結束管理之后,管理結果能夠更加的優化。柔性管理模式在實行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是對于學生的理解和尊重,有著一定的積極意義。這種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積極投入到其中,有利于學生自主的進行自我審查工作,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促進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學校應依據學生的需求和當下的條件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去創設交流平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多媒體已成為社交的重要組成工具,教師可以借助多個新媒體平臺輔助日常的管理工作,創建微信、QQ信息交流平臺,將傳統的剛性管理與柔性管理在相結合,充分發揮其優勢,為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做準備,如在高?!扒嗄甏髮W習”通過關注公眾號,進行學習,充分的利用了網絡信息平臺。
總而言之,政治教師作為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主導者,在學生人文教育中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對政治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也有著較高的要求,對教師應用人文教育開展教學的能力也有著更高要求,為政治教育滲透人文精神提供合理化建議。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高校在對于學生的管理過程中,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管理模式,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不同,通過柔性管理,在接受思想教育的過程中,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促進自身的快速發展做出努力,進而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最終促進自我完善,最終實現自我升華,更好地為社會主義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