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武威市廣播電視臺,甘肅 武威 733000)
廣播電臺節目的表達形式與電視不同,不具有視覺沖擊。而電臺主要是以聽眾的聽覺為主,需要依據節目的種類以及特點,展示出一種具有吸引力以及多樣化的一種傳播方式[1]。所以主持人也就成了廣播電臺中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物。但是處于廣播節目當中是看不到畫面的,所以聽眾們只能通過聽覺來進行。因此對于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其實,在許多的廣播節目當中由于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出現了差錯而導致了節目收視率低下,所以對于一名主持人來說,不單單需要良好的專業素質,也是需要良好的語言能力。并且在一檔具有高質量,高標準的廣播節目當中,不僅僅需要極具精彩的內容,還需要主持人具有極強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主持人的整個狀態。要是在一檔節目當中,所講的內容非常豐富,但是主持人卻一直在出錯,會引起笑話,也會對聽眾造成困擾,還會對主持人本身以及媒體的形象造成影響。當然人人都會犯錯,主持人也不可能做到從來不犯錯,但是完全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以減少在直播當中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差錯。
這種錯誤就容易造成聽眾的理解上的困難,在廣播電臺中有些主持人對自己的想要說的話,想要表達的話沒有完全的表達出來,反而是有些含糊不清,會給人造成困擾,完全聽不懂你所說的這句話想表達什么。不過。一般來講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2]。比如,在今天中午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這些基本上都是一帶而過,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
出現這種錯誤基本的表現就是主持人可能在某種問題中顯得很是慌亂,不知道怎么表達,也對于稿件的不理解。表達起來是相互矛盾,可能會導致聽眾聽不懂。比如,在某一種情況中,司法考試是否會被認定為是最難的一場考試。這話就顯得邏輯不清楚,前言不搭后語。
這種差錯是較為嚴重的,會導致聽眾的不舒服,從而會對節目的名聲帶來損害。例如,在你們購物的時候要切記一定要賣貴點兒的東西,因為它的質量好,像那種不是名牌的最好不要買,質量特別差。這句話就特別能引起別人的不滿,難道不是名牌的,質量就差嗎,主持人也不能單單強調買名牌,要根據每個人的消費水準進行評論,而且有些名牌確實也存在質量問題,說的不能太片面了。
有些以自我為中心的主持人是讓聽眾最反感的。就比如說,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特別搞笑的事情,到底好笑還是不好笑理應由聽眾去判斷,要讓聽眾處在一個主導的地位去享受,這樣效果會很好。
這種錯誤往往會帶來許多笑料。比如,有些女生喜歡穿的漂亮的裙子(不需要加那么多“的”)你們知道賣這種東西的有什么用嗎(買和賣的分不清)。這種差錯是主持人比較常犯的,容易讓聽眾產生迷茫,完全聽不懂。
有些主持人在表達的時候邏輯是混亂。就像是今天是春節,我今天預祝聽眾朋友們以及天下所有的人新春快樂(已經是春節了為什么是預祝)在表達時他的邏輯本身就是存在問題的,在語言中邏輯是最重要的,邏輯要是產生了混亂,那么他的表達也是會產生混亂的。
有些主持人可能會有些懶,經常使用省略語,也有可能是屬于編輯的不細致。比如,我們對于自己說的話一定要承兌(就是承諾兌現直接省略成承兌)這樣容易讓聽眾難以理解,也聽不懂,省略語是不能隨便用的,用的話一定要用在適當的地方。
很多主持人都會犯這樣的錯誤,也是在語言中經常會犯的。比如,這首歌就是為了記憶阮玲玉而創作的歌曲。(可以用紀念,記憶這個詞確實不合適出現);又或者是目前在校服上畫畫在學生哪里都是較為普遍的(在學校很普遍也不是在學生中)等,此類問題也是非常多的,往往用詞不當就會引發一些笑話,所以要在語言方面要注意用詞的標準。
要判斷一句話的表達方式是否是高標準與高規范,它的具體表現就是在于語言的內容以及態度。所以,主持人作為語言藝術的傳播者,對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標準性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目前有以下幾點可以提升語言的規范性,這樣在節目中也不會出現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差錯。
在廣播節目當中,主持人首先要對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自我約束,主持語言不管是從發音方法還是用詞和各種語句的運用都是一定要達到準確無誤的,并且帶有書面語表達的規范,又不失邏輯性,這是比較適合我們日常表達的一種模式,會更加的貼近聽眾。這就要求廣播電臺的主持人能夠用很專業的語言表達基本知識并能夠展示出最具有特質的語言表達能力。
廣播電視節目的主持人一定要密切注意自己的語言組織能力,經過適當的詞語組成,句式的形成以及修辭手法等方式,對自己的表達都是具有幫助的,可以使其變得更加靈活。實際上,主持人作為大眾媒體的主體,他的語言也是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以及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給人們帶來聽覺上的享受,這不僅需要主持人擁有豐盛的文化知識,與此同時,還要能更加的了解自己的聽眾,并可以因此實行合理的個性化表達。
作為一個主持人,要是連最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都沒有,那么是在處理文字信息時是非常困難的。而且廣播電臺主持人也是需要具有應變能力,這樣在主持當中一旦出現了突發狀況,就可以發揮出自己的應變能力,及時的作出回應,這也是對于廣播電臺主持的語言能力的需求之一。
目前,由于主持人對自身語言素養缺乏監督,也更加缺少相匹配的業務培訓制度。所以相關部門可以實施個人考察的制度,并增強廣播電視主持人自身的能力,經過考察體系的監督,主持人對于語言的差錯相對來講是會有所降低的,并且對于提升節目播出的品質是有著很高的成效。
廣播電臺是在當今社會中最主要的媒體之一,每天都需要給予很大的信息輸出量,并且也擔負著人們平常生活信息獲取的重要義務。并且作為廣播電臺的主持人,節目觀念的表達以及節目所傳達出去的正能量都是從主持人的言行舉止方面展示出來的。所以,不管是為了個人還是節目的成長,還是對于語言規范性的培養,主持人不管是在什么場合都應該注意到自己在表達的時候語言的規范性以及標準性,并能夠更好的培養其自身的專業知識以及品味,能夠更好的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媒體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