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風
(河南省虞城縣廣播電視局,河南 虞城 476300)
多媒體網絡技術深入到廣播電視領域,將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因此,媒體人要正確認知多媒體網絡技術,把它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利用網絡技術增強電視的互動性,利用網絡技術創新電視節目,利用網絡技術滿足用戶收看電視節目的習慣。大力加強電視節目的互動性,豐富節目的內容,使之多樣化、大眾化、親民化,適合觀眾的收視習慣化,留住觀眾,感動觀眾,提高電視的功效。
多媒體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電視媒體將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其一,新開發的媒體技術瓜分了作為主流媒體的電視的部分份額,使之媒體市場削弱;其二,市場經濟導致電視媒體各種問題的凸顯,激發他們必須改革最為先進的網絡技術,提升電視的服務質量,增強其互動性,滿足廣大使用者的要求,使電視事業不被其它新開發的媒體技術所取代,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作為基層一線的媒體工作者,只有正確認知多媒體網絡技術,才能把它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我這里所說的多媒體網絡技術,實際上就是以計算機為媒介的智能技術,它的主要功能是進行信息傳送與輸出、信息集中加工與處理。它最大的特點是信息輸送快、應用面積廣、發揮作用強等,這在傳媒行業中是任何其它技術無法替代的,其作用可想而知。傳統的電視媒體缺乏互動性,再現形式單調,引進先進的多媒體網絡技術后,就彌補了傳統電視媒體的不足,充分發揮了新興媒體技術的優勢,使廣播電視增添了趣味性、互動性和多樣性,更加走近了觀眾,吸引了觀眾,收視率與傳統的媒體技術時期比較有明顯的增加,以此拉動廣播電視經濟效益的提升。
目前我國的電視的傳輸由于明文規定的傳輸質量的要求,必須要確保質量符合要求,那么只有把電視臺積極主動地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結合,才能夠保證傳輸的質量符合國家的要求。由于中國電視項目的飛速發展,使用計算機應用技術是提高電視傳播的首要解決方案,這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傳輸畫面的質量。因此,多媒體網絡技術與廣電工程技術相結合,是電視發展的歷史必然。
近幾年利用網絡技術進行互動交流的平臺異軍突起,除最早出現的QQ、QQ群外,如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拉近了電視節目與受眾者之間的距離,觀眾的參與度得到擴大。微博、微信、公眾號是一個開放的社交平臺,它們傳播信息便利、快捷,蔓延的范圍廣,這無疑會提升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響力。因此,電視臺每創辦一個節目,都少不了建立一個微博、或微信、或公眾號。還有,電視娛樂節目、現場互動節目都設置了二維碼辨識技術,取代了傳統冗長的網址。觀眾通過掃描二維碼參與節目的評選、抽獎、點評等,提高了觀眾的關注度。
提高觀眾的關注度,提高廣播電視的收聽率和收視率,就要創新廣播電視的節目,這就需要多媒體網絡技術的參與。因此,電視節目要通過多媒體網絡技術對傳統的、過時的、不適宜受眾者觀看的進行創新改革,節目要通過現代化手段緊緊圍繞時代形勢,適應時代要求,反映群眾心聲和喜聞樂見的內容,滿足不同聽眾和觀眾的欲望,滿足不同聽眾和觀眾的好奇心,提高不同聽眾和觀眾的品味和欣賞水平。
網絡技術沒有引入錢,觀眾收看電視節目受到定時的限制,要想收看自己喜歡的節目需要準時準點,否則就會錯過時限。引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后,可以利用個人計算機登錄網絡電視,或利用手機掃描電視節目的二維碼獲取資訊或視頻等信息。這樣就不受時空的約束,隨時觀看自己喜歡的節目。
傳統的電視制作節目,大都是先期進行錄播,對每個節目要事先排好順序,事先制作完成,到播放時間點擊操作即可,目的是防備發生緊急事件無法應對,以免影響正常播放和觀眾觀看。這種現象就導致了廣播電視節目的模式化,不僅一成不變,而且呆板生硬。已經錄制好的節目無法調節,無法滿足觀眾的現實需要。多媒體網絡技術引進之后,電視播放系統實現了自動化,網絡化,人力物力得到了科學利用,節目的順序也能根據現場需要靈活處理,播放時還能夠與觀眾的互動,增強了現場感和氣氛感。
多媒體網絡技術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資源共享,它深入電視工程后,快速直接連接多個電視臺,獲取最直接的資源并得以利用,這樣既減少了工作量,也避免了內容的重復,而一旦遇到難題,就能利用共享數據快速破解。
時效、快捷地傳輸是電視的終極目標,因此,成為百姓的首選,沒有一種媒體像電視一樣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青睞和關注。因而,傳統媒體的錄播形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觀眾的需要,現代化的多媒體網絡技術把時空和現場相結合,主播與觀眾現場互動,主播與第二現場與記者、觀眾互動,使信息通過網絡快速地傳輸,即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人力和物力。
綜上所述,在電視工程中要改進傳統的媒體傳輸技術,融合多媒體網絡技術,大力加強電視節目的互動性,豐富節目的內容,使之多樣化、大眾化、親民化,適合觀眾的收視習慣化,留住觀眾,感動觀眾,提高廣播電視的功效。當然,這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也需要廣播電視工作者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