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
(北京城市學院,北京 海淀 101399)
目前,許多高中都開設了舞蹈藝術課,從教師、學生以及家長的反饋來看,具有良好的教學成效。但是隨著課程的深入與推進,教學的中存在的弊端日益凸顯,要想有效解決其中的問題,需要教師立足實際情況,重視教學理念與培養模式的改革,同時還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體差異性,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在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還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大部分教師、學生及家長依然以學習成績為主,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文化課上,對藝術考試置若罔聞。當前,隨著教育體制的深入改革,在此過程中,藝術類院校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許多學生為了減輕文化課帶來的壓力,紛紛選擇了藝考的道路。但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發現,并非所有學生都是因為愛好與特長選擇舞蹈,而是迫于考試的壓力,將舞蹈作為一種跳板,不但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進程,還會降低課堂教學效果。
高效率的舞蹈課堂教學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有著直接聯系。但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大部分高中學校的師資力量不高,教師隊伍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欠佳,究其原因是許多專業舞蹈教師熱衷培養專業人才,他們不愿走進高中校園進行輔助教學,還有就是學校沒有重視舞蹈教師的選拔與招聘,甚至有些學校讓體育與音樂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教學活動,缺少舞蹈教師作指導。
要想提高高中舞蹈藝術生的整體素質,就要從源頭入手,整合中考考試制度,在文化課考試的基礎上,開設藝術生報考渠道,并根據相關制度對報考舞蹈的學生進行考核,可以從專業知識、舞蹈功底和即興表演等方面開展,并遵循優中擇優的原則,選擇有舞蹈天賦或熱愛舞蹈的學生進行高中的舞蹈學習。在選拔結束后,為了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認知,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進行學習,比如說,報舞蹈特長班、在家中跟隨視頻學習,或者是與同伴共同練習等,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舞蹈的熱情和積極性,還能夠為高中的舞蹈學習奠定基礎。
學生舞蹈基礎與能力的提升與教師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就是說,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前提是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所以,高中學校在開設舞蹈藝術教育的同時,還要重視教師的選拔與培訓,對于舞蹈教師的選拔來說,學校要改變以往的態度,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對學生學習及發展的重要性,從提高薪酬入手,招聘高素質的舞蹈教師,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在培訓環節中,學校要對教師的道德品質、職業操守、教學理念等方面進行培養,例如,聘請專業的教育專家和學者,為舞蹈教師講解教學理念的改變、優化等內容,同時還要鼓勵教師從自身出發,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創新教學方法,將學生感興趣的流行元素融入其中,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的同時,還能夠增強教學效果。
許多高中舞蹈藝術生培養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還有教師在過于注重舞蹈知識與技術的傳授,缺少實踐機會,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進行展示,只是在舞蹈室進行練習,長此以往,不但教學質量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發生一定變化,對其日后的藝術考試造成不利影響。為此,學校及教師要注重教學實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演機會,在培養其舞蹈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例如,可以定期舉辦舞蹈比賽,與其他學校開展舞蹈聯誼活動,還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敬老院進行義演,為老人帶去歡樂和祝福等。為了活躍課堂氛圍,發展學生的思維,教師的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舞蹈創作,比如說,播放歌曲《全部都是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創作舞蹈,不但能夠增強舞蹈的實踐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實現其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舞蹈藝術教育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學校及教師要給予舞蹈教育正確認識,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和發展特征,合理安全教學課程,科學、系統的制定教學方案,并融入新奇、趣味的元素進行授課。此外,教師還要從自身出發,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與職業素養,通過多樣化的舞蹈實踐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