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菲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窄嶺實驗小學,河北 承德 068353)
新課程改革把“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核心理念,就是要強調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的各個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均衡、和諧的發展語文課,要想被學生所期待,就必須是快樂的源泉。這樣他們才會積極地投入。認真快樂的學習。那么,怎樣才能讓語文課成為快樂的源泉呢?一句話,用富有活力的課堂活動充實語文教學。
一篇文章,教師按部就班的串講講,就像念經一樣,學生聽著聽著,就會被念的睡著。結果老師還會生學生的氣,說他們不遵守課堂紀律,其實問題出在教師的授課方式上。死氣沉沉的講解是學生毫無生氣課堂沉悶的根本原因。如何改變這種情況?那就應該讓活動來改變學生的狀態。簡單地說,就是要給學生活干,給他們事做。而且這些事還得是學生發自內心喜歡做的事,這就需要教師調整思維,變死板的講解為活動競賽。我先從課堂活動環節抓起。例如學老舍先生的《母雞》這篇課文,從預習到總結段意,到分出文章脈絡,總出文章中心,文章的寫作手法等等,都有學生自己解決。我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把教學內容也分成幾個板塊。每一個板塊給相應的時間,哪一組解決的最快,就加分。都完成了,加基礎分。完成快的小組,在基礎分的基礎上再加二分。這樣每一組都有動力,而且也照顧到了稍慢的組,就算慢點,但最終努力的完成了,也能得到應得分數。尤其是在總段意的時候,每一組所總的內容不盡一致,那怎么辦呢?首先教師不能一棍子打死,要結合本段具體內容綜合解決,對比較準確的,加滿分,對稍有偏頗的,酌情加分,太離譜的,只加基礎分1至2分。這篇課文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對母雞的持討厭的態度。大多數學生沒有準確到“討厭”這一詞上,有點籠統,我只做了減一分的處理。經過我對課堂教學活動的改變和重新組合,我的語文課再也沒出現上課睡覺,上課走神的現象。每個小組都很積極,每個小組都怕別的小組落下自己,都積極的商量問題。黑板上有個小組分數的排名,每個組都希望自己所在的組名字在最前面。我還讓他們給自己的小組起好聽的名字,有的叫“響當當小組”,有的叫“一馬當先”小組,還有的叫“我是第一我怕誰”,真的是五花八門,也顯示了學生熱情積極的心態。對這篇課文,學生們自己參與,自己解決相關問題,所理解的內容更深刻,他們也非常喜歡這樣的上課形式。
小學生,更喜歡視頻的形式,因為這樣的授課方式更新鮮。作為輔助,我引進了多媒體的教學模式。在講《開國大典》這篇文章的時候,為了給學生更真實,更具體,更身臨其境的感覺,我除了讓學生通過文字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我還借助視頻的形式再現開國大典的盛大場面。這個單純靠學生的想象是不夠的。我給學生播放了相關的影視資料,他們睜著好奇的大大的眼睛,看著視頻資料,真是全神貫注,他們歡呼,說看到了真的毛主席,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我也很高興。在視頻中,我讓他們一一指出跟課本上一致的內容:哪里是天安門,哪個是天安門廣場,哪里是金水橋,哪里是中華門,八個大紅宮燈是什么樣子的,哪個是毛主席,哪個是閱兵總指揮聶榮臻將軍,海軍穿什么衣服,騎兵是什么樣子等等,都一一的和課本內容相印證,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看的也是津津有味,連毛主席在城樓上的向全世界的莊嚴宣告,他們也學得惟妙惟肖。當這些都看完之后,我出示了相關課件,總結課文知識點,思考的問題等等,直觀的再現給學生。更利于學生積極的思考和練習。
不僅是《開國大典》這樣的課文,連《松鼠》這樣的文章也很適合多媒體教學。我避免用死板的圖畫來讓學生了解松鼠,而是找了動物世界當中關于松鼠的一小節視頻,形象的再現松樹的活潑可愛。學生們可感興趣了,因為這只松鼠是會跑會跳的,活潑可愛極了。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學生們很積極,積極的思考問題,整個課堂變得輕松活潑充滿活力。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份。學生只要對學習發生了興趣,就會促使各種感官,共同引起對學習的高度注意,從而為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最佳的心理準備。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實際出發,確立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創造一個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獨立活動的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能表現自我。一位教師在教學《雨點》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充分體悟課文情境,感受文章所描摹的生活場景。他給學生充分的時間,組織學生自讀,在自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并在小組內討論,通過討論,教師認為學生對“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理解還比較抽象,他又組織學生通過表演來理解、體會。在動作表演中,他發現一些學生表演動作不到位,動作太僵硬,不自然,表情不豐富,他又通過評議來引導學生重新體會。一節課,學生始終在他自然順暢的導引之下,自主學習,自主閱讀,自主感悟,實現重點訓練項目人人都有參與機會。每一名學生都參與了對重點詞語的理解,并以此為契入口,突破了本課的學習難點,順利的完成了學習目標,課堂也一改沉悶的局面,學生在課堂上也“活”了起來。
總之,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創設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有了自由輕松的學習心境。自然就有了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