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包頭市青山區一機四小,內蒙古 包頭 014000)
隨著小學班級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班主任逐漸將素質教育融入到班級管理當中,對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及其身心健康方面進行綜合培養,滿足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小學生是國家的希望,在進行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教師要有機協調嚴與愛,讓學生們在以愛護為主、限制為輔的班級管理方式當中提高自身綜合素質。下面本人就與各位小學班主任一同探討這方面的教學策略。
如何協調嚴與愛的管理方式講究一定的方法,如果只對學生實施愛的管理方式,那么學生們就會有恃無恐,他們在與集體融合的過程中沒有了解下相關的規則和秩序,不利于學生們的發展,如果只對學生們實施嚴的管理方式,那么學生們的自尊心、自信心都會受到嚴重打擊,這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有不利的影響,所以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時候要對嚴與愛的管理方式相協調,嚴的管理不是嚴厲而是嚴格,對學生們有更高的要求,不斷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提高自身能力,嚴與愛相互協調的管理方式能夠讓學生們有更好地發展,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小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有效性。
在班級管理當中,小學生的年級普遍較小,活潑好動是他們這個年齡段表現出來的天性,教師要讓學生們發揮自己的特長,肯定學生們的創新行為,讓學生們的思想更加活躍,但是在課堂環節當中,學生們要遵守課堂紀律,實現教師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們不能夠出現擾亂班級紀律的情況,明確班級的班規是學生必要學習的內容,如果觸犯了班規,學生們就要被教師采取措施進行約束,但是教師要把握好嚴格與嚴厲的度,約束學生的行為不是讓學生在內心產生恐懼的心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班主任在管理的時候要把握分寸,以講道理為主,讓學生們明白事理。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當中要以關愛為主,讓學生們感受到教師和班級帶來的溫暖,班主任要飽含溫情地與學生們相處,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平等地對話、談心,班主任要樹立慈愛的形象,師生之間能夠建立一定的默契,在班級管理當中能夠讓學生們受到這種無形的約束,從而主動修正自己的行為。
小學生處于需要外界關愛與呵護的年齡段,這時的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不強,非常依賴外界,班主任要給學生們足夠的關愛,從生活、學習等方面幫助學生們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們感受到自己被班主任所關注,這樣學生們對學習和生活能夠產生足夠的動力。在班級管理當中,班主任要有一顆博愛的心,不能夠吝嗇自己對學生的愛,但是對學生的愛要適度,而且教師付出的愛是平均的,對每個學生都是平等的,這樣學生們才不會感到不平衡。如果班主任對學生的愛過多轉變成溺愛,那么學生們對自己的要求、學習目標等就會逐漸降低,教育方面溺愛的案例非常多,溺愛帶來的后果與嚴厲教學帶來的后果一樣可怕,所以班主任要把握好愛的適度性。
從當前小學班級管理的嚴與愛的情況來看,有很多教師都存在這樣普遍的現象,老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這種觀念在學生那也被認為是非常常見的,但是班主任要多關注那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因為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已經知道了學習的方法,他們在度過學習瓶頸期的時候只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知道即可,而那些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更渴望得到教師們的關注,讓教師能夠發現自己的變化,學生們期望得到教師的鼓勵,如果教師的愛有所區分,那么那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們在心理就會自動地將自己分類在不是學習好的學生一類,學生的不自信的情緒油然而生,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所以班主任要多關注那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這樣班級的整體學習水平才有所提高,所以班主任要明確平等的愛對班級、學生的變化有重要的影響,在與學生相處的時候多發現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身上的優點。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要對班級管理方法、方式進行深刻思考,從所轄班級的實際情況出發,對學生進行嚴與愛的教育方式,讓學生們的行為、成長軌跡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這樣學生們才能夠更有質量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班主任可以從上述的嚴與愛實施策略當中提煉出適合所轄學生的管理方法,讓嚴與愛更合理地結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