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石家莊高新區南辛莊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愛國,對于每個人來說,是最起碼的要求和責任。我國素有優良的愛國主義傳統,語文課文當中留下的許多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典范,是我們今天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素材,而課文里描寫到的數千年的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瑰寶,更是豐富的教育資源。
1.通過學習贊美中國人取得的成就的文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學習謳歌祖國壯麗山河的文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3.通過學習表揚愛國者的文章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1.愛校教育的滲透。
在講解《人類,可以為所欲為嗎?》以及《重讀普希金的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這兩篇課文的時候,我重點提到了環保。然后從這個話題把學生引導到綠色校園方面。我說“學校,是每一個學生的另一片天空、另外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這里有歡聲笑語與澎湃激情,也有著各種激烈的競爭,在學校里我們能學到更多東西。相信大部分的同學都會喜歡自己的校園。而喜歡,不僅是語言上的,還要是行動上。那么怎樣才能在行動上表現我們對校園的熱愛呢?”聯系剛才所講的環保內容,學生提到了以下的一些具體做法:保護好學校的環境,愛護學校的公物以及校園的一草一木,不隨便丟垃圾……
2.尊師教育的滲透。
語文課文當中韓愈的《師說》這樣寫到,“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可見,尊師,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韓愈尚且如斯尊重老師,而處于新時代的我們難道還比不上古人嗎?
《清塘荷韻》中提到“天地萌生萬物,對包括人在內的動植物等有生命的東西,總是賦予一種極其驚人的求生存的力量”,《螻蟻壯歌》里面,小螞蟻為了不葬身火海,想盡辦法逃命。在講這兩篇課文的時候,我抓住它們的一個共同點---對生命的重視,來教育學生要熱愛生命。“身體發膚,受諸父母”,因此,我們應該好好愛護自己才是。可是,現在有很多學生,一點也不愛惜自己,染上了各種陋習,如到游戲室通宵玩游戲,到酒吧酗酒,抽煙,甚至有的人還沾染上了毒品。螻蟻都尚且偷生,更何況是我們人類呢?這種不愛惜自己的行為,實在應該為我們所鄙視。
根據我國的教育現狀而言,課堂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主要教學形式,而且在教學過程中,都以教材上設置的內容為主要課堂教學依據。語文課堂德育教育是新課改形勢下,一項創新的教學方式。教師首先通過對課文的講解,加深學生們對對課文中愛國主義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語文基礎練習起不到德育教育的影響,只有教師通過課文內涵,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在認知中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正確的,應該以什么為榜樣,這些思想觀念初步形成,都來源于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所以要對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滲透引起足夠的重視。
德育工作是一項樹人的工作,如同植樹,需要悉心的澆灌和培育。德育教學,在更多的時候需要學生親身體會。結合語文課文,策劃德育主題,通過小演講、小辯論、小小品等方式,讓學生參與,進而促進學生對語文課文背后德育思想的體會和深入理解,進而潛移默化,完成德育教育工作。例如,在講授《司馬光》一文時,通過讓學生們分別扮演司馬光、小伙伴、掉在井里的孩子、大人等不同的角色,按照課文的情節表演小品,讓學生們親自親身體驗司馬光的機智、勇敢、果斷的性格特點,并通過小品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們體會司馬光的果敢的性格,感染學生的思想,體會其中的為人處事的道理,進而達到較好的德育教育效果,讓深厚的中華德育文化真正沁入學生的思想。
語文課外活動是課改教學又一新模式的體現,課外活動這種模式已經在很多小學開始實施,而且取得了不錯成績。語文課外教學活動也已經成為推動德育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語文教學課外活動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思想意識境界,而且可以把課堂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并且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更適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所以教師在組織語文課外活動時,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設計不同主題思想內容的課外活動。
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課堂氛圍的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會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活躍的課堂氣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情緒(即愉快)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思維敏捷,從而更容易接受知識,迸發出智慧的火花,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進而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優化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是我國教學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這種教學形式不但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了語文知識,還為學生思想價值觀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礎。教師在小學語文德育教學滲透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多樣化教學模式的運用,以及教師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道德觀念發展有了很大進步。要想讓語文德育教學得到更好發展,需要我們的教師,在以后工作中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