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霞
(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 天水 741020)
數字建筑,指利用BIM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業務戰略,它結合先進的精益建造理論方法,集成人員、流程、數據、技術和業務系統,實現建筑的全過程,全要素、全參與方的數字化、在線化、智能化,從而構建項目、企業和產業的平臺生態新體系。
數字建筑已經在建筑業中開展得如火如荼,國際工程項目、國內大中小型建設項目,國有資產投資項目或者國有資產占較大控股權的建設項目,許多項目已經切實體會到應用BIM技術的帶來的好處,因為有了龐大的云端數據庫,強大的模型支撐,強大的共享平臺,減少了工程返工幾率,增強工程參與各方的透明度,極大的提升工程管理的效率,“數字建筑平臺生態新體系”的構想,建立行業生態系統。通過數字建筑平臺,將與政府、物業、建設方、中介、金融、施工方、設計院、院校、建材廠商等的單一連接,演變為平臺上各參與方的相互連接。如:鳥巢”“水立方”國家大劇院、T3航站樓等,國家會展中心、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天津117大廈、蘇州中南中心、珠海歌劇院、鳳凰中心、這些建筑代表了國內建筑界非常高的水平的數字建筑,還有英杰華體育場也被稱為“蘭斯當路體育館”,位于愛爾蘭的首都柏林,于2010年啟用,是愛爾蘭境內唯一的歐洲足聯五星級足球場。
天水俗稱美麗的隴上小江南,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東南面面青山環抱,叢林密布,是休閑度假勝地,這里的荒山興起辦農家樂熱潮,村民們利用通往麥積山景區的旅游資源,各自興建休閑度假場所,以中小型個人投資為主,為旅游度假的游客提供鄉野特產,特色飯菜,如苜蓿、香椿、烏龍頭、雜糧及其土雞等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賦予了這里豐厚的自然資源,然而,既然是市場,就回有競爭,投資就需要考慮效益,考慮可持續性發展,這種小型的自發經營可以取得短期的回報,對個人而言,一次性投資是龐大的,可是全國各地的旅游市場都在蓬勃發展,大數據時代每一秒鐘都在創新,我們這種原生態的旅游如果要可持續,要強大,就必須與時代的數據相匹配,我們要把自身的特色,如建筑特色、氣候特色、交通特色、山野特色、人文特色都一一列入大數據庫中,讓全球的游客分秒中都能捕獲到這些珍貴的資源,讓數據把天水旅游業帶著起飛。
在農村建設中,新農村建設體量相對較小,應用新技術相比遲到較為遲,近幾年新農村建設滲透著美麗鄉村這個主題,傳承鄉村文化,譜寫新時代文明,村村落落都呈現出新時代的氣息,在麥積鎮朱家后川村,這里因處在凈土寺、曲溪、石門、仙人崖幾處景點的交匯上,占盡地利優勢,是天水市及其麥積區重點打造的農家樂,日前正在進行改建工程,據了解,該項工程分為改造升級經營區、新農村建設居住區、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區、生態休閑區、經濟林采摘區、農業種植觀光區、山坡綠化觀光區、河道管理區及其道路管理區等9個區域。這里的農家樂改造后將集休閑、避暑、觀賞田園風光、參與農家生活為一體。
在新農村建設中,目前的狀況是一個村子采用一至兩套圖紙,這樣整齊劃一,但是如果可行,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將旅游特色滲透到建筑物中,讓建筑語言來詮釋天水獨特的韻味,比如景區沿線可以根據不同的地段而設計成仿古建筑、西洋建筑、現代園林建筑等等,我們也可以借鑒蘇州園林、上海烏鎮、杭州西塘來打造我們的品牌,古人尚可創造文明世界的經典建筑,今天,建筑業的發展已經有云計算、可視化、三維乃至五維的技術依托,我們何不嘗試呢?現在的嘗試成本是及其低的,我們可以根據設想來繪圖,繪完根據圖紙來模擬,來演示,來估價,來預測,來修正,來糾偏,將種種的疑問都打消之后,我們再去實施,這樣我們建造和運營的風險將被降至最低,直至投資的各方都滿意了,我們再去實施,才將建造的夢想由虛擬轉換為實體,這就是數字建筑所帶來優勢,作為一個建筑人,多么希望我們的建筑新技術能應用于最接地氣的農村,讓老百姓真正的感受到科技的福音。
數字建筑咨詢技術可以進行整村或獨院建筑咨詢指導,指導農村建設合理利用地理位置,因地而建、因山而建,結合技術資源為某村莊、多個社區改造,建筑情況進行系統分析論證,使得資金使用更為合理,村落自身的資源充分利用,避免農村建設不科學的使用資金造成資源浪費。農村建筑結構咨詢服務將從建筑布局、造型和裝飾、材料和構造為農村建設提供服務,中國農村住宅的功能要適應家庭生活和進行農副業生產的雙重需要,輔之旅游資源條件的利用,將會有更大的潛力可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