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安肅鎮遷民莊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如何把握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有效性,造適合師生實際的高效課堂,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還數學課堂的本來面目,實現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而收獲甚多,運用自如。
教師應根據班內的實際,有意識的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其目的是為了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習困難的學生在互相幫助中不斷提升,讓學習優良的學生也能獲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組的成員還應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學生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激勵者、檢查者、記錄者、報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組角色應該互相輪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
例如:在讓孩子分小組學習"識鐘表",小組內有"教師""學生""記錄"還有"裁判",學生的分工非常明確!又如:在開展數學活動課"小小商店"時,孩子們相約帶來了玩具、書、文具等物品,教室里開張了近十個小商店,有經理、營業員、收銀員、、顧客……教室里熱火朝天但秩序井然。開展這樣的學習活動,如果不分組,如果不分角色,全班一起做這樣的游戲,局面真不可想象。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數學學習活動應是在有效地數學學習活動基礎上的更高層次追求。
(一)課前導入,出示目標。引人入勝的導入,可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一進課堂就可以,或讓學生聽聽與課題有關的錄音或音樂,,講一個與課題有關的小故事,展開一段與課題有關的精彩對話,或利用視頻短片導入等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如學習"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教師首先提出:"今天是我們班某位同學的生日,老師在商店里看到有一些漂亮的氣球(同時出示三種氣球,每種氣球下面分別標有:8角一個、5角一個、1元2角一個),我想買兩個氣球,代表全班同學送給這位同學,祝他生日快樂。但是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買哪兩個呢?要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商量一下。"在這里教師借助學生身邊最感興趣的事例創設情境,學生對這件事情有較強的探究愿望,能激發他們更強烈的探究激情。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活動的實效性。
(二)出示提綱,引導自學。課上通過課件展示讓學生看,明確自學要求,即自學什么內容、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并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如何看書、獨立圍繞思考題看書、找答案,還是邊看書、邊討論、邊解決疑難問題等等。而學習目標與自學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學生以激勵比賽方式最好,因為比賽可以激發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交流討論,發揮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交流、評價、討論、提高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進行生生互助,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徑。在學生交流時,要求學生盡量清楚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采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匯報后,教師也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適當給予獎勵。
例如:《小數乘整數》一課,謝老師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時,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價,列出兩個不同的豎式時,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并讓掌握的較好的同學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完成任務。學生們在小組合作中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評價,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小組其他的成員帶著自信的幫助完成了學習任務,同學們在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了成長和提高!
新課標指出: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
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熱情是否高漲,思維是否活躍,交流是否投入,氣氛是否融洽。教師要進行巡視,了解學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廣度,合作學習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指導。比如說: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給予及時的表揚。小組活動出現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如有的學生參與不夠積極,有的學生合作不夠友好,有的學生發言時聲音太大影響到了其他組的同學……這時教師就應給以具體指導,教他們如何與別人溝通:"你可以這樣說,我與你的觀點不同,我是這樣想的……或者說我幫你補充一下……"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進行評價時,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堅持只有小組團體成功,才能代表小組成員的個人成功,形成"組內成員合作,組間成員競爭"的新格局,使得整個評價的重心由鼓勵個人競爭達標轉向大家合作達標。使學生把個人的成功融入到團體的競爭中去,從而更加激發學生主動合作的熱情,從而達到共同提高。對小組學習的成果、精彩的反饋匯報,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與鼓勵。平時可以采取小組競爭,每課、每天、每周、每月評比,引入"基礎分"和"提高分"實行量化積分,充分激勵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維持長久的小組合作激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們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會進一步深入。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程一起成長,迎接數學教育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