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占全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臧村鎮詹莊小學,河北 保定 071100)
2011年出版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說明:語文老師們應該將科目的實踐性及綜合性充分表現出來,并不斷完善課堂教學模式,將語文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納入他們思考的范圍之內,重視聽說讀寫四者之間的關系,并將四者有機的結合起來,結合教學活動,將教學內容教給學生,增強學生語文素質。
所謂單元整體教學,就是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備課方式以及教學觀念,也就是說,單元整體教學主要是依賴于語文書本,老師們從中擇取教學內容、習題內容,并依靠豐富的外界資源,做綜合考慮的教學。
1.整體性,該教學方式強調的是全局把握教學內容,而不再是對教學內容的簡單搭配,換而言之,在把控書本內容的基礎上,明白文中表達的主題及情感,結合每個單元的特點,研究課文的內容及表述方式等,最終展現出單元整體教學的價值。
2.連貫性,這里指的連貫性是每個單元中的內容和內容是存在緊密聯系的,每個單元的連接具有連貫性,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能僅僅只考慮一個單元,而忽略它們之間的連貫性,及單元之間的聯系。
3.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該教學主要的針對對象是學生,將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團結、研究的學習習慣視為最大目標,鼓勵學生的自主學習,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需著重教會學生怎樣發現、分析及解決問題,教會學生怎樣查閱、選擇、處理資料。
預先環節:這一環節能夠使得學生們對課文及該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熟悉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劃分易懂的地方及難懂的地方。
內容理解環節: 本文認為這一環節應該要完成兩項事情,第一嘗試對課文的內容進行理解,第二是深情體會課文內容,也就是說,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課文中不懂的地方讀懂,并做到獨立描述、解答課文,并有自己的心得。
領悟表達環節:本文認為這一環節中應該要完成兩項事情,第一是讀懂整篇課文后在對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討論,第二是讀懂整篇課文后客觀對課文的體裁、描述方式進行評價,也就是說,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探究課文的表達方式,知道課文的體裁及描述方式,這一環節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評價的能力,使學生不再被動接受知識,而是主動提出自己的見解。
語言交流和習作環節:老師們在對人教版中描述的口語交際、習作等詞語進行深刻的理解后,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去。
書本閱讀探討環節:書本的擇取不能脫離教課書中的單元,要么與教課書中單元的主題類似,要么與教科書中單元的體裁類似,要么與教科書中單元的內容類似,在擇取書本的時候,應該從相似點入手。
實踐活動環節:“實踐活動”和“實踐”兩者是存在的差異的,前者是以后者為主而開展的活動,活動中如果學生們的參與人數多,活動因素多,那么學生們便能夠在這次活動有所收獲。
整體備課在整體教學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整體備課是否充分,直接會影響到整體教學的效果,目前整體備課的一般模式是先自己備課再集體備課最后復備,整體教學對上述模式中不同的環節有著不同的要求和目標。
自備階段,壽險讀懂教材,其次,該環節的內容應包含有陌生詞匯的解釋,文中主題、描述方式、課后習題及實踐活動的開展。對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框架做到心里有數。集體備課的引導方針應是“因學定教”,單元的劃分多少則應根據教學的實施方案而定,不同的老師的備課主題是不一樣的,集體備課的時候,應該由每個老師在上面講,其他老師則依據課文描述的內容、主題、習題、表達方式等進行補充,集體備課完成后,老師們則應根據其他老師的補充內容,針對自己班上學生的情況,重新備課。
在單元整體預習中,預習內容的多少與學段有著很大的關系,低學段的學生,自主預習的內容較高學段學生自主預習的內容就要少,質量低,老師們應該綜合考慮學段及預習進度,來安排教學的第一節課,也就是說,學段不同,那么要求第一節課的任務量也就不同。
整體教學要求每一節課都要有收獲,要求每一節課都要有明確的核心問題,要求課堂環節的連續性,從而提高學生們在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在這里強調的核心問題應具備2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具有激發性,在課堂上,能夠激發學生們的主動求知欲望,教書教的好的老師會在課堂上使用這種方法來增強這節課產生的效果,第二個特點是綜合性,核心問題的解答,要求學生們是經過認真思考的。
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強調不再是單篇教學而是單元教學,強調的不再是以往的內容解析,而是能力鍛煉,強調的不再是書本而是實踐,強調的不再是老師的作用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總之,教學改革不斷在進行,從目前來看,改革的方向沒錯,改革的想法具有創新性,因此我認為整體教學是能夠使得學生們的語文素養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