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素艷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第三中學,河北 保定 071100)
心理學家羅杰斯說過:"心理安全和自由,是促進創造性發展的兩個主要條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環境中,學生心情輕松愉快、無壓抑感,在與周圍環境的不斷相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創新人格。所以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民主教學思想,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主動探討和大膽質疑的教學氛圍,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心理安全和自由"。
教師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樹立體現課改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要學習和掌握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要有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知識,要有較高水平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技能;要有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熱愛教育事業的滿腔熱情;要有一顆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的美好心靈;要有博采眾長、虛懷若谷的高尚品格,要有善于思考、奮發進取的創新意識,要有善于總結經驗、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的進取精神。
心理學教授巴甫諾奧曾寫過《快樂學習法》一書,他在書中賦予快樂學習以更廣義的解釋,他認為:快樂學習是一種享受,學到新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讀書、上課、完成作業、與同學交往、向老師提問等,都是很有趣的學習。而我們現在的很多學生,由于各種原因,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每天坐在教室里被動地學習,少有快樂可言,在這種心理支配下,我們又怎敢奢望他們能夠高效學習?所以打造高效課堂的首要前提是讓學生愛學習語文,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開展課前演。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內化,說到底需要學生自己的體驗和實踐。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教學模式,學生處于被動的位置上,心智處于壓抑的狀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真正調動起來。只有當學生以主人的姿態出現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學才有脫胎換骨的變化。課前三分鐘的演講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參與的平臺。為了演講成功,獲得大家的肯定,每個學生都在積極準備。他們精心地去搜集材料、組織材料、反復練習。由于演講內容新穎,學生們愛講、愛聽,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就極大地調動起來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教學中很注重這一點。例如在教學《筏子》時,因為作者的感情佷細膩深沉,在開講文章時,我讓學生自己先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自己的想法以引導學生。有些同學把文章讀了后主動說自己的體會,并且能由作者所寫聯系生活,聯系自己,從而和作者產生共鳴,學生暢所欲言,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那節課上下來,不僅激發了學生興趣,而且讓學生大膽創新,積極嘗試,從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我想,一堂課如果能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用情感去引導學生,相信上好一堂課并不難。
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的對話過程中進行"。營造平等、和諧的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可以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潛在的能力得以表現出來,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良好的樂學氛圍。
要想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我想首先要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被重視,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地看待學生,充分地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在課堂上還要多贊賞學生。要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感受,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產生一種學習的內驅力,從而不自覺地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地把教師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自覺行動,刻苦學習,樂于學習。
教學法不是一堆公式,其關鍵在于操作者的活用,教師的教法思路同樣有一個求活的問題。要研究不同的教學內容,研究不同的教學方法,并靈活地加以運用,適時地進行操作,課堂才會生動。教師如果多年來一直秉承一種教學方法,一成不變,那么學生就會畏學厭學甚至懶得學。在此,我認為針對不同文體的篇目,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中,不要千篇一律,一個模式,應采取不同的主體性教學方式,從多角度實施語文教學,來發展學生個性,開發學生思維潛力。
詩歌散文的教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培養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我認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中,要做到這點要求,教師授課時有必要引導學生多朗讀欣賞。閱讀時要求他們盡量讀出情感,讀出風格,使學生在閱讀中感受語言的音韻美,領會其意境美,從而體會文本內容,這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常言道:"讀書百遍 其意自盡。"放開讓學生去讀,這是語文實施主體性教學最根本的一步。通過閱讀過后,教師可以賞析引導,然后讓學生合作討論,對剩下的內容進行理解剖析。這樣做,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培養了學生敢于思維創新的能力。
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要讓學生產生"安全感"并學會開放自己,敢于質疑問難,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能主動思考探究問題,積極參與合作討論,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要解放思想、開拓思路、鼓勵創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營造一種熱烈踴躍的課堂氣氛,這才符合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要求,在教學實踐中一定會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可以說,這樣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是師生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的催化劑,是促進教師與學生的性情與靈魂提升的沃土。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時表現出樂觀向上,熱情奔放的精神面貌。教師要用知識啟迪學生的心靈,用感情訴諸人的情感。努力和學生一起營造一種積極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師生間坦誠相待,教師施教,學生示學,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形成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使課堂始終處于愉快的教學中,輕松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得語文教學這一服務于一切學科教學的母語教學能真正成為所有學生的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