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綺
(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燕都九年一貫制學校,河北 保定 0742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行,對初中地理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促使初中地理教學模式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應用地圖就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式。本文將從初中地理教學中地圖應用的作用、重要性、方法和應該注意的問題等方面進行研究。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知識應該主要是從地圖上獲得的,例如地理名稱、地理位置等問題與地圖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初中地理教材是以文字為主的,比較抽象,難以理解,枯燥無聊,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相反,地圖能夠彌補這些缺點,它能夠生動、形象、直觀的向學生展示關于地理的基礎知識,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和積極主動性,對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有著重要作用。
想要閱讀地圖,首先要了解地圖上各種符號、圖形、文字等元素代表的意義,即要學會看圖例。圖例是人們把各種地理事物的簡化,學會了圖例學生就會看懂地圖上各種元素代表的意義。比如在學習“中國人口分布圖”的時候,教師需要首先教會學生看懂各種顏色代表的人口密度,然后讓學生觀察我國各地區的人口分布情況和差異,從而得出一系列的結論。這樣讓學生自己發現并總結的知識點會比教師講的內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對于比較復雜的一些地圖,教師需要先對地理事物進行分類,按照邏輯順序安排,然后再講給學生。學生通過一定的順序和方法學習地理,就不會是雜亂無章的。邏輯思維的順序也可以方便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不僅可以鍛煉學生閱讀地圖的能力,也可以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課上在講到某些地理名詞時,教師可以擴展到一些諺語或成語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各個區域的地形特征,在以后填圖時會更加簡單容易。
學生通過畫地圖不僅可以記憶相關的地理知識,也可以發展空間思維能力。先動筆在紙上畫,然后再想象地圖的樣子轉化為在腦海里畫,這樣會記憶更加深刻。教師在教學時應該重視學生對地圖的想象能力,通過在腦海里畫出清晰正確的地圖形狀,逐漸發展空間思維能力。通過對地圖的想象,學生不用再冥思苦想經緯線、赤道、南半球、北半球等地理知識的抽象位置,而是形象具體的理解和感知。
由于學生之前沒有接觸過地理課程,剛學習時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對以后的學習是很不利的。初中地理的教材的文字庫在無聊,沒有地圖更加形象、具體。初中生對未知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心,教師可以逐漸的引導他們學會看地圖,在地圖上找出各個國家或地區的位置或者某些大型工程的線路,讓他們喜歡地圖并對地圖產生興趣,從而對初中地理課產生興趣。
在教授學生讀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有耐心并且有順序的教學生。首先是看圖的標題。地圖的標題代表著地圖的屬性,是閱讀地圖的必須閱讀的內容。學會利用地圖學習地理知識是新課程改革的大綱要求,也是現代社會對初中生的需要。因此,教師應該先引導學生找準地圖,知道不同的地圖表現的地形是什么,有目的的閱讀地圖。其次是看圖例。學會看圖例是看地圖的基本技能。有了圖例,學生會更加容易的理解地圖,減輕記憶地圖的難度。最后是地圖的內容。看地圖最主要的就是看地圖中的內容。學生通過閱讀地圖來記憶地理知識,會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在講課的時候,不能只是利用教材,教材主要是以文字為主,不夠形象具體。相反利用地圖就會降低教學難度,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互動,把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形象的食物,方便學生學習,便于知識點的記憶。
聽教師講課只是學生學習內容的一部分,除了在課上要認真聽講之外,學生課下一定要做好復習工作。對于地理學習,最好的復習方法就是練習填圖。這樣不僅可以復習鞏固學過的相關的地理知識,還可以加強對地圖的記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例如:在給出圖示后,注意不要擋住學生的視線;在圖示很多的時候,教師應該科學、合理的安排運用地圖的順序;在講述地圖的時候,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并且在指圖的時候要準確;在講課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注意力,指圖速度要適當,以學生能夠接受為主;不能把課堂內容全部放在地圖上,也是適當的書寫板書,簡單的在黑板上畫出地形,方便學生學習。
現代社會科技高速發展,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讀懂并且會運用地圖作為學習地理的重要方法,學生、教師和學校應該都予以重視。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機會并且鼓勵他們學習、運用地圖,學生要認清學習地圖的重要性,積極主動的學習地圖,經常讀圖、用圖,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