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希
(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遼河油田第二高級中學,遼寧 盤錦 124000)
布魯納曾說:“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采用以學案作為導學的主線,先學后教,正是體現這一理念的最好方法。生物課知識點多且瑣碎,可以利用導學案一方面梳理知識點,一方面有效整合知識,使學生在完成導學案及課堂授課時多次對知識進行鞏固,因此合理的設計導學案就顯得尤為重要。導學案設計應以課堂為中心,并注意向課前、課后作好兩個“延伸”。課前即學生的課前預習,設計的導學問題既要使學生通過預習教材既可順利完成,又必須能引發學生的思考,避免簡單的沒有思維含量的挖空式練習。課前預習設計的水平高低往往會影響學生自學的熱情,進而影響課堂學習效果,設計好了事半功倍。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這一部分我認為要注意能力的提升,并注意與高考試題的銜接,可精選一些題目用以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采用設計導學案進行導學,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都應極力突出讓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發展學生的個體素質和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先預習學案,產生思考,帶著思考走進課堂,師生之間彼此探討,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一個個問題聯系了起來,為師生之間的互動提供了重要的橋梁,既聯絡了師生的情感,又活躍了課堂的氛圍,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重要的意義。在此過程中老師教給學生更多解決疑問的方法,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要學生學”向“學生要學”轉變,為學生以后的自我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課改中,以問題驅動課堂,自主探究和引導教學是主要的教學策略和方式。問題是學生進入探究狀態的“導火索”,問題導學模式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主問題意識,讓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內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作好多方面的引導。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一些低效、無效的問題設計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和質量,表現為:問題的表面化、簡單化、隨意性、缺乏梯度等等,而有效的問題設計,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實現教學目標等方面有極大的作用。
生物領域中有許多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新奇的,例如講授自由組合定律時,以“‘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為什么呢?”為導入;講授DNA分子結構時以“指紋鑒定為何能認定犯罪嫌疑人?”為導入 ;講授細胞全能性時以“克隆羊多莉”為導入,激發學生產生諸如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克隆人等問題。以這些問題為中心展開討論,既有助于興趣的啟發,又有助于不斷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攝取新信息的能力;
“問題導學”強調把學習置于真實的問題情景中,是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入手,開發學生智能,提高實踐能力為目的一種教學方法。適當地創設情境,制造懸念,吊足胃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帶著疑惑進入課堂學習,顯然會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必修3《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的“問題探討”:假如你像小說中的魯濱遜那樣,流落在一個荒島上,那里除了有能飲用的水之外,幾乎沒有任何事物,你隨身尚存的一些食物只有一只母雞、14Kg玉米。試討論:哪種策略維持時間更長。(1)先吃雞,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時用一部分玉米喂雞,吃雞產下的蛋,最后吃雞。由于問題具有選擇性,學生爭論異常激烈。此時不在第一時間給予定論,而是故作懸念地說到“預知正確答案,且聽本節內容。為了解決內心疑惑,學生只好集中精力認真學習本節內容的每一個細節,在學習中等待著答案揭曉。在這樣一個懸念的引領下,既通過討論活躍了課堂,又抓住了學生的求知欲,時刻牽著學生走,提高了教學效果。
學生需要有提問的膽量、有提問的習慣、有提問的技巧,有了問題才會激發學生想辦法解決問題。比如,我們在學習實驗《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時就可以設置這樣的探究問題:蔗糖溶液可否用食鹽溶液或其它溶液代替?有什么辦法測出使質壁分離較適宜的鹽濃度?比如《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這一節中我們可以設置這樣的討論問題:(1)根據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分析,塑料袋、普通布和彈力布用哪種材料做細胞膜,更適于體現細胞膜的功能?(2)你還能想出更好的材料做細胞膜嗎?再比如在講解細胞在KNO3溶液中質壁分離后可以復原的知識時追問學生,請猜測復原的原因并設計實驗驗證你的猜想。總之,在新理念下的生物課堂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深入地分析生物教材,結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努力創設有價值的問題,優化課堂結構,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滲透到生物教學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問題導學”模式在現階段的教學中,經過實踐的驗證確實是一種能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運用這一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教師應更加注重設計探究式、情景式、互動式、開放式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同時更要注重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問題導學的模式多種多樣,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合理設計,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啟發學生,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作用,進而促使課堂獲得優質、高效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