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騰飛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貴州 貴陽 551400)
思想政治是社會組織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思想引導方式,讓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當前社會所需要的思想觀念,思政教育的科學價值已經被反復證實。而思政教育的詩性化,則追求更加理想化的詩性人生,探索人生、現實意義的真諦,彰顯人性的魅力。思政教育的詩性化,在老子的道法自然、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觀中都有所體現,它既有著較為深淵的教育基礎,同時也能夠探尋到“以人為本”的哲學內涵。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思政教育者在成為一門獨立學科之后,其功能以及形態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但是思政教育的價值也受到了諸多人的質疑以及批判,這也是思政教育一直以來發展都較為緩慢的重要原因。而思政教育的詩性化,則是思政教育發展的重要課題。簡單來說,詩性化就是指將思政教育中的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融為一體,將原本單一的制度規范感染方式,轉變為以文化為載體、以情感為載體感染方式,從而讓受教育者產生崇高的心靈激蕩,調動起主觀情緒,形成主觀意識和客觀事物的相互統一[1]。
一直以來,思政教育在人們的意識中就被打上了制度化、規范化的標簽。但事實上,一旦思政教育和社會實踐相互結合,就能夠產生以“人性”為核心的詩性。在戰火紛飛的年代,無產階級革命領袖的雄心壯志,用詩歌抒發的雄心壯志,本身就是極為良好的思政教育教材。由此可見,思政并不是死板的條條款款,而是生活中、歷史中的客觀事實,它既是客觀事實的升華,同時也是感性思想的升華。從這點就可看出,思政教育本身就具有極強的人文關懷價值,其詩性化本身就有著較高的可行性。
從社會個體的角度來看,就是人生從一個必然的發展道路走向一個自由的發展道路。而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上來看,就是指和諧社會的建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取決于個人素質,只有個人素質提升,才能夠創造出更大的物質能量,而思維的解放、素質的提升就取決于詩性的發展,只有個人生活如詩如畫,其創造潛能才能最大限度激發出來。
所謂世界的本質、生活的意義,都是以“人”為基礎的,不同的個體眼中有不同的人生。也就是說,世界是歷史的,是特殊的,是具體的。思政教育通過思維引導來讓個體完善自身,從而讓個體的素質以及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實現個人認同、他人認同、群體認同[2]。自21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令人側目,社會個體從消極、封閉逐漸發展為主動、開放,個人價值、個人利益也在不斷提升,但是應對不斷發展的社會環境,諸多人在追求自我價值的過程中也會陷入困境“我是什么?”個人對世界意義對自我意義的探尋,在這種情況下也成為了思政教育的新主題。
個人對自我意義、世界意義的探尋,是指就是人對生存狀態肯定、否定的判斷過程,而人的認同是一個動態的辯證發展過程,是持續的也是不會終止的,他和個體的成長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并且,認同也是現代社會個體處理個人價值以及共同價值的主要方法。在當前的社會背景下,部分共有價值已經逐漸“名存實亡”,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以及部分極端的追求利益的行為,導致原本有序的道德社會逐漸呈現出無序的狀態。而中國傳統的、封閉的思維,并不是短時間能夠消除的,所以個體的發展、詩性的解放、個性的發展也是當下尤為艱巨的重要任務[3]。
但是思政教育在個人認同、世界意義探尋方面就有著極強的優勢,馬克思主義既是理論,同樣也是方法,用馬克思主義武裝個體,就可有效應對當前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利益至上主體,讓個體樹立起正確的愛國思想以及創新精神。
“人性”是人類社會中最為重要的事物,也是人們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信息,是人們發展自我境界的原動力。人的同理心、奉獻精神就展現了人性的光輝。人性沒有社會性質,具有較強的先天性,從這個角度上看,人性的美好是客觀的,而并非是條條款款所強行描述的[4]。但人性之美的展現離不開精神方面的發展,離不開思政教育活動。如近年來,日益增多的志愿者人數,就凸顯出了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貴州省實名注冊志愿者數量已超325萬人,認證通過人數超過300萬人,志愿服務組織16089家,志愿服務項目突破58766個。
人在生活中不斷在探尋生活的真諦,但無論這種“真諦”的價值幾何,都是由人由社會來賦予的,思政教育的詩性化,就能夠將人性的光輝展現出來,從客觀的角度賦予人性各種意義,所以人的世界便能夠展現出別樣的光輝,這也是思政教育境界的升華。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是引導人們樹立起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理論依據,同時也是人性光輝最為客觀的展現,思政教育工作者對思政教育的詩性化要有足夠的認識,在施教的過程中要展現出思政教育的詩性美,從而讓思政教育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