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 孔祥極
【內容提要】 老年大學僅憑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已很難滿足老年人的需求層次要求,大多數老年人企盼有質量的游學產品和服務,但目前游學活動尚存在認識不足、缺少頂層設計、缺少老年游學課程體系建設等問題。普通高校在發展游學事業中有獨特優勢。可依托轄區的傳統教育學院主抓,可與駐地老年大學合抓,可依托高校第三年齡大學聯盟建立老年游學網絡資源共享齊抓。游學的本質是學習,是流動課堂,是有明確教學主題的、系統化的教學過程,要與旅游嚴加區別。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把握好游學主動權,與文化旅游部門密切合作,規范老年游學領域的市場準予和行業管理,確保游學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從老年人的需求層次看,課堂教學及一般層面的教育活動,已經顯示出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老年人群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非常多的老年人選擇以出行的方式來釋放孤獨感和維系社會關系。國家統計局2018年《中國老年旅游市場分析報告》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2億人,其中愿意旅行的老年人口比例高達87%,旅行時長多為8~15天,大多數老年人旅行次數每年超過2次。”哈工大(威海)從老年大學學員中抽取200個樣本展開問卷調查,并與部分學員代表進行座談,65.2%的學員認為,目前的老年教育形式比較單一和封閉,對刻板的傳統教學方式缺乏興趣;98.2%的學員對開展老年游學持認同和企盼態度,多數受訪者表示,老年游學應當區別于一般意義上的旅游,切實提升內涵、品質和獲得感。
從國家政策層面看,《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老年教育的教學方法,要將課堂學習和各類文化活動相結合,積極探索體驗式學習等模式,引導開展讀書、講座、參觀、展演、游學等多種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動”。這里面把游學作為一種老年教育活動的形式之一予以確認和倡導。
從老齡化社會加速發展的現狀看,2017年山東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達2100多萬,居全國之首。威海市又是山東省老齡化最嚴重的地區,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8.3%,總量72萬。按照《規劃》提出的到2020年20%老年人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要求來看,威海這樣一個不到600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將有14萬多老年人加入“學生”隊伍。如何滿足這一龐大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有質量的游學產品和服務,是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目前,哈工大(威海)圍繞高質量開展老年游學,創建具有高校特色的老年游學品牌,做了如下制度性設計及探索實踐:
第一、依托繼續教育學院抓老年游學,實行項目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從2016年起,繼續教育學院正式取消學歷教育主業務,面向社會開展各類培訓,開啟了轉型跨越的新征程。2017年,注冊成立校屬國有企業山東天諭國際教育有限公司,與繼續教育學院合署辦公,探索采用更加專業的管理模式、更加靈活的激勵機制抓培訓項目。2018年創辦哈工大(威海)老年大學,與繼續教育學院合署辦公,以繼續教育的理念和手段推動老年教育發展。2019年探索開展老年游學業務,成立專門項目組來研究、組織和推進,并依托山東天諭國際教育有限公司來具體實施。哈工大(威海)作為中組部干部培訓基地,異地辦班組織培訓已是常態化。在保證高質量教學的同時,如何防控各項風險、靈活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等,積累了大量經驗并總結出一套管理制度。再加上依托校屬國企公司化運作的優勢,摸索出一條與依托旅行社有所區別的、以學習培訓模式來開展老年游學的路子,也為老年游學事業的專業化、規范化、高端化發展奠定了體制基礎。
第二、依托威海市老年大學抓老年游學,設立游學院,作為游學的研究和組織機構。2018年,威海市老年大學成立哈工大(威海)分校,哈工大老年教育正式納入威海市老年教育序列,在威海市老年大學一體化建設、一體化管理的框架內運行。威海市老年大學與山東老年大學都是世界老年旅游大會的發起單位,對老年游學高度重視并決心走在前列、創出經驗。威海市老年大學游學院就設在哈工大(威海),旨在通過校地合作共同推動老年游學的研究、創新和發展。
第三、依托威海地緣優勢抓老年游學,著手開發威海特色游學線路,讓威海成為老年游學重要目的地。威海是世界聞名的宜居城市,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空氣清新,特別適宜養老、養生和游學。立足這一獨特地緣優勢,我們開發了若干游學路線,包括道教養生文化游學線路。威海是全真道教的重要發祥地,是長壽之鄉、溫泉之鄉、水果之鄉,是學習了解道家文化、體驗養生休閑的福地。還有民族復興歷史文化游學線路。在威海劉公島發生的甲午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轉折點,威海由此成為民族復興中國夢的起始和發軔之地。習總書記在這里提出“要居安思危、警鐘長鳴,13億中國人要發奮圖強”,這里也成為憑吊甲午國殤、感悟歷史選擇、收獲前行力量的“圣地”。繪畫和攝影藝術等游學線路更具魅力。這里海岸線曲折,海洋特色鮮明,是畫家和攝影家的天堂,環翠區打造了“中國油畫小鎮”,榮成推出歷史悠久的“畫村”牧云庵,攝影題材包括大天鵝、海草房等獨特自然和人文景觀。此外,環翠區被譽為中國“歌詠之鄉”,每年都舉辦合唱音樂會,有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個合唱團參加。總之,經過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威海這座人居城市必將成為老年游學的重要目的地。
第四、依托高校第三年齡大學聯盟抓老年游學,推動高校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形成具有高校特色的老年游學網絡。與高校第三年齡大學聯盟積極溝通,申請在有關會議上專題推介游學項目,號召高校之間發揮各自的學科優勢、師資優勢、地域文化和自然資源優勢、硬件設施優勢等,開展密切合作、攜手攻關,共同開發游學路線、產品和課程,做出打上高校烙印的、營養豐富的游學套餐,不僅滿足高校系統本身的老年游學需要,更為全國老年游學事業做出不可替代的“高校貢獻”。目前,通過聯盟與吉林北華大學、昆明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將威海乃至山東的游學資源與東北、西南、華中的游學資源有機整合,為進一步推進全國范圍內的游學積累經驗、打造樣板。下一步,要推動高校第三年齡大學聯盟設立游學聯合會,爭取成為游學聯合會的會長單位,定期組織全國高校開展老年游學研討交流和游學業務培訓,統籌、調度、推動全國高校老年游學事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不少地方在老年游學方面作了一些探索實踐,并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是,目前仍未從根本上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旅游。總體上來看,一是缺少頂層設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游學的研究和管理相對滯后,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加以規范和扶持,大量旅行社借用游學的概念、打著游學的旗號在組織低端旅游,老年大學開展游學也只有旅行社可以委托,品質和層次無法保證,且存在為旅行社拉客戶的嫌疑。二是缺少理論研究和專業人才。目前國內對老年教育的研究本身就存在短板,對老年游學的研究更是缺失,與此相應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也比較匱乏。三是缺少課程體系。雖然國家沒有統一的老年教育教材,但課堂教學部分各地老年大學自行編寫了不少地方教材,實用性和操作性比較強,能夠應付日常教學需要。而老年游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需要建立一套相對完備的課程體系,目前這方面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四是缺少主動性和創造性。部分老年教育工作者思想比較保守,擔心開展老年游學存在安全風險且比較麻煩,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對老年游學事業不夠熱心。
第一、游學不等于旅游。游學的本質是學習,是教育,是流動課堂,是將課堂安放到廣闊天地之間,將精神收獲、啟迪和享受作為根本追求。游學不僅不等于旅游,而且也不是旅游和學習的簡單相加,因為游學的目的地以歷史人文遺址、設施和現場為主,以山川形勝、自然風光為輔,且游學有明確的教育主題、教育目標和教學體系,在線路和內容安排上緊緊圍繞主題展開、適當兼顧地理上的便利性,而不是以地理上的便利性為遵循來安排參觀學習內容。將游學等同于旅游,將游學事業嫁接于旅游產業,用旅游的思維和方式抓游學,必然帶來方向上的錯位和效果上的差異,最終與老年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
第二、游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老年大學的學習內容更多地為適應老年人的心愿和特點,貼近老年人的生活,設置藝術、技術、養生等門類課程,有些拓展到文史哲等高端領域。老年游學要增強吸引力和生命力,應當結合這些課程設計和規劃線路,開發相應的游學產品。比如書法類,可以考慮到筆、墨、紙、硯等主要元素的原產地及著名書法家的故地參觀考察,實地了解書法背后的有關知識,提升對書法的感悟和興趣。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開發體驗各地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多種主題線路。
第三、游學是一個系統化的教育過程。一次有價值、有意義、有收獲的游學,應當圍繞一個鮮明的主題,配套開發一整套講解和教學內容,涵蓋整個出行過程,切實增強儀式感,使教育氣氛得以營造和延續,從而形成寓教于游、寓教于樂、寓教于交流互動的充實體驗,而不是追求淺層次的感官刺激。高質量高品質的游學甚至可以達到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升華思想的效果。
第四、游學應當充分滲透人文關懷和溫暖。游學的高端性不僅體現在文化含量和品質上,更要融入情感、體現愛心,使流動課堂富有家的味道。游學過程要規避風險,但風險的規避應該主要通過精心服務、精準照料和精密預防,而不是簡單地通過簽訂合同、購買保險。這就要求以更高的標準來對待服務工作,配備求知欲強、興趣愛好廣泛、關心體貼老年人、喜歡旅游的人員擔任導學員,并通過有效管理和激勵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從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建議:一是選擇部分單位開展老年游學的試點,并給予政策和資金上的適當扶持,總結經驗在面上推廣,并逐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老年游學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推動老年游學事業高質量發展。二是牢牢把握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在老年游學方面的主導權,并與文化旅游部門進行對接與合作,規范老年游學領域的市場準入和行業管理,推動老年游學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只要我們堅持用教育的理念對待老年游學,用愛心和耐心而不是短期化、功利化來對待老年游學,就一定能把老年游學事業辦出精品、辦出高端、辦出特色、辦出品牌、辦出水平,最終實現老年游學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