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首婧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431)
中國加入WTO后,對醫護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醫護人才呈現國際化,英語已然成為21世紀的國際通用語言,而我國的醫務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隨著國內各領域對外交往的層層深入,外國友人、企業不斷涌入,不同類型的國外醫療設施、器械、藥品介入中國醫療市場,這會涉及專業領域的英語應用,因此促進醫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從在校就讀期間開始增強醫護專業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與國際接軌、順應時代發展需要的高英語水平醫護工作者尤為重要。
醫護專業屬于專業性很強的非英語專業。基于醫護專業的特殊性,所要研究的醫護專業課程較為繁重,因此,很多醫護專業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在醫護專業中對于英語的認知沒有達到相應的程度。很多學者都大膽的進行了學習策略的研究,一些職業學校英語教材也在不斷地完善。其實作為基礎的語言學科,英語在醫護專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為醫學沒有國界,很多前沿學知識都是由國外引入的,都是英文原著,而且許多醫學醫護方面的專業術語部是和英語密切聯系的。
同時醫護專業相關課程枯燥、抽象,學習任務重,專業性質責任大,容易使學生對學習產生焦慮和厭倦感,在學好繁重專業課程的同時更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兼顧英語,實非易事。因此研究醫護專業如何有效運用英語學習策略,讓更多的醫護專業學生提高英語水平和運用能力,同時也豐富了語言學習策略理論,對醫護領域的英語教學能帶來一定啟發。
基于對醫護專業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的調查研究可以看出,在醫護專業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以下就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
近年來,醫護專業學生,尤其是護理專業學生大多為高職層次,英語基礎普遍不高且良莠不齊,學習上缺乏良好的方法和習慣,沒有形成學好英語應具備的三大素質:持之以恒、自信與方法。常常會出現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上隨意性強、興趣容易轉移,缺乏自制力、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現象,致使掌握知識并不牢固、成績難以提高,慢慢的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持無所謂態度。同時由于醫護專業的學生對于英語缺少足夠的了解,并且對未來職業規劃并不明朗,意識不到英語對于本專業學習的有效幫助,往往對于英語學習存在消極的態度、甚至抵觸的心理,只是把英語課程作為學期考核科目、應付考試。大部分學生覺得主要精力應該放在專業知識學習上,文化課不重要,最終導致了英語課成為了“雞肋”般的存在。
在醫護專業的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英語程度不平均,導致統一的教學計劃無法統一實施,學習的積極性被消耗,這些問題造成了醫護專業學生整體英語水平不夠。同時,在高職醫護專業英語教學中,從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目標、課程設置、教材選定等方面看出,院校對醫護專業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課程設置欠缺科學性和合理性,并且英語教學偏向應試教育,但缺乏與醫護專業英語的有機融合,使學生并沒有意識到專業英語對于未來職業生涯的重要性,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由此導致整體英語教學效果不好。
由于受到學生重視程度、教學內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醫護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忽略了英語學習的策略應用,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學習的效率和成績。比如:大部分教師在英語教學領域過多重視理論基礎,而忽略了情感教育的運用,也不注重現代教育技術和手段在授課過程中的推廣,從而導致醫護專業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習動機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積極性不高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興趣是鼓舞行為的內在動因,英語教學要想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應利用各類教學資源、配合各種教學方法手段、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在課堂上運用多種題材,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問題,最大限度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脫離被動灌輸的困境,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專業英語對于職業生涯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后工作與交流過程中的應用范圍。同時,要不斷鼓勵學生在實踐中多多運用英語,在課堂學習、課外活動、社會實踐中多說、多用,既使學生形成英語使用習慣又增強了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認真備課,善于在教學環節中調動學生,教學內容應由易到難、逐步深入,使學生能夠緊跟教師步伐,引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運用學習方法,注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現有的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這樣能夠提高學習效率,最終使學生受益終身。比如通過引導對學生歸納英語方法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鑒別能力,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效改善詞匯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隨著英語在醫護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性的不斷增強,傳統的授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醫護專業學生的各種職業需求,因此英語教學改革尤為必要。
首先,要突出醫護專業學習英語的應用性目標,對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主:閱讀能力、口語能力和專業英語應用。例如:鼓勵學生利用英語進行護理交接班、協助患者進行體檢、儀器檢查、健康評估等工作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增強應用課堂上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擴展思維構建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將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
綜上所述,雖然醫護專業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對英語能力提高是個耗費精力的過程,但是只要教師與學生多加強自身的思考和相互溝通與探索,遵循英語教學和學習活動的客觀規律,就一定能夠促進醫護專業學生英語能力水平不斷提升,以期培養出更多高質量、高素質的醫護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