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北京 100084)
2002年我國教育部印發了《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對大學體育業進行了改革。然而本該在改革浪潮中成長騰飛的大學生,卻在體育改革后呈現萎靡不振的態勢。為什么體育改革反而讓大學生身體素質出現持續下降的趨勢?是改革措施不到位,還是高校體育教育普遍存在問題?因此本文主要探索大學體育所面臨的困境,再分析解決的出路。
與其它學科相比,大學體育在課程建設、課程實施和資源配置等方面投入明顯不足,這影響了體育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更影響了學生的體育教育質量。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明顯的對比,是因為體育實踐和法律規定兩者間存在差異[1]。
法律在每方面只給人們一個規則,只要不違反這個規則,怎么處理事情都是自由的。所以法律規定對大學體育的影響并不大,因為法律只注重學校是否會遵守相關教育制度,很少對質量進行判定,而在這種范圍中,如何開展體育教育課程就是學校自主安排了。
眾所周知,體育教學的任務是向學生傳授教育知識、技術與技能,增強體質、培養道德品質等,使受教者的審美情趣和思想道德更加完成與成熟,最終達到整體素質的提升。但由于生活觀念以及現如今人才選擇標準等原因,我國的社會輿論和個人看法都與體育產生了極大偏離,導致絕大多數人對體育輕視,長此以往會對體育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另外,大學體育課程不被重視的影響還體現于學生走向社會后,主要表現在人力方面。盡管現在社會人才偏于腦力活動,但缺乏合適的體育鍛煉會讓他們逐漸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后期容易產生社會輿論和人才需求之間的矛盾。
如今大學生參與身體鍛煉的主要方式是體育課,通過科學有效地鍛煉方法,提高免疫力,增強體魄,提升綜合素質是大學體育的主要目標。但從學校體育課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體育功能并沒有得到好的發揮,學生的身體素質反而呈現下降趨勢,如此可見體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因為高校并沒有平衡好各方面的教育內容,在教育上重視一方面就意味著要放低另一方面,使得學校教育發展不夠完善。而高校將核心競爭力放在了培養人才能力這方面,就意味著在學生身體素質方面降低了要求。所以如果學校不能平衡好各方面教育,導致內部因素邊緣化,那這種教育就失去了意義。
縱觀我國大學體育理論出現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與大學體育相關的論文,一種是教材,兩種體育理論應用范圍受限且針對性不強,學生身體素質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例如教材中很多教學項目沒有看清大學體育面臨的問題,也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是將適合在大學中出現的體育項目強行的“拼湊”在一起,幫助大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作用微乎其微,并不能給大學體育帶來真正意義的提高[2]。
還有部分關于大學體育的論文,基本都是在描述如今的體育現狀以及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的解決措施需要在具有全部資源設備的高校中才能發揮作用,并沒有從實際出發,這對那些體育教學資源不到位的學校來講,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活動,隨著時間的變化,素質教育的方案也在不斷調整,體育教課程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的將素質教育思想一直貫穿于高等教育思想中,還能隨著時代發展調整實踐方案。
所以推進大學體育業對推進素質教育有重要作用,學校應該加大體育業師資力量的建設,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協調發展,幫助體育課程得到有效實施。
大學體育教師專業素養的高低決定教學質量的高低,所以大學體育教師極其重要。為保證體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學校可以為體育教師提供一定條件,比如組織他們參加各種培訓、進修等,以各類形式提高他們的專業化水平[3]。如此體育教師才會拋開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大學體育的教學質量當中去。
此外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新的體育教學理論,透徹理解,并利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手段,將個人文化素養和師德修養融入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大學教育的職能部門經常會建立各種評估機制,來判斷某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這時候體育學科往往會被忽略,所以建立大學體育評估機制尤為重要。若想使大學體育課程得到良好的建設與發展,就需要科學的評價體系用評估的合理性和真實性為大學體育機制保駕護航。
這樣才能加快大學體育學科的建設進程,同時還能將評估結果透明化,反映出學校的體育學科情況,提高大學體育的學科地位,促進體育學科的發展。
從素質教育中就能看出我國對體育學科的關注與重視,但由于很多大學因為沒有認識到體育學的重要性,只是將體育課程作為一門基礎的公開課來處理,所以體育學科并沒有得到良好發展。
想要解決高校體育學科建設問題,首先就要增強學校對體育學科的認識,加強其公共課程歸屬感,使體育課程與其它課程占據同等位置,然后結合學校的體育內容去完善學科建設的運行機制,并充分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為大學體育學科建設提供動力。
雖然我國將體育學科放在了與其它學科同等的地位上,但社會輿論等因素使很多高校忽略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這不僅對素質教育的推動造成了一定阻礙,還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國家在進行法律規定的時候要注意徹底落實到高校體育建設中,這樣才能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學校應該加強體育學科的認識,積極響應國家素質教育的號召,平衡學科教育體系,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使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