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維軍
(畢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畢節 551700)
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當今高考已不再是眾人勇闖獨木橋的局面,高等教育的普及現象,導致高校學生人數激增,由于新時代大學生強調個性,需求多樣,給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推行人性化管理已經迫不及待。首先,高校應提高思想意識,將人性化管理模式科學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健全人性化管理評價機制,強調以人為本,繼而使學生管理工作科學化、人性化發展。學生管理者應對學生建立情感紐帶,師生在尊重平等的基礎上,發現學生中的閃光點,理解并關心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人性化管理當中,進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生管理的人性化。
人性化管理顧名思義就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在管理過程中要求管理者懂得換位思考,發揮被管理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才能,讓被管理者盡可能的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要求管理工作人員從學生的根本利益出發,以尊重學生為本,了解不同學生的需求,給予學生自主發展空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創造力,注重學生的人文素養,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全方面人才。
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許多高校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觀念還停留在老舊的傳統模式當中,跟不上時代潮流的進步。目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對該校學生的人性化管理意識不足,不能準確抓住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沒有做到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只是將人性化管理模式變成一句宣傳口號,導致許多高校變成一部教學生產機器,導致高校學生同質化現象嚴重。由于在傳統高校管理當中,高校對學生管理工作者的評價“人情化”問題嚴重,缺乏完善的管理機制考核,無法對學生管理工作者進行全面、客觀的考核與評價。根據以上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致使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跟不上時代進步發展[1]。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對學生的管理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管理建設的主導力量。因此,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程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以往老舊的管理方式不能有效解決新出現的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轉變提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意識顯得尤為重要,高校應對學生管理工作者安排人性化管理知識培訓,引進成功的人性化管理經驗,并讓學生管理工作者之間進行交流學習,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組織學生管理工作者對實施人性化管理比較好的學校進行借鑒學習,讓學生管理工作者從主觀意識上提高思想意識,將人性化管理運用到日常管理過程當中,換位思考,以學生的視覺角度看待問題,重視學生的想法和意愿,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從而做到為學生更好的服務[2]。
為了更好的推動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人性化管理,高等學校應對學校管理工作者的管理制度進行調整,杜絕生拉硬套的管理辦法,推行人性化管理,充分發揮人性化的管理的優勢。因此,高校應建立學生管理工作者的績效評價機制,把人性化管理作為學生管理的重要績效評價指標并納入績效考核。使學生管理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上推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打造學生管理的新格局。
在人性化管理過程中,學生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學生時,應尊重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關心他們的日常學習生活,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管理工作者應給予正確的引導,摒棄簡單粗暴的懲罰,建立學生與學生管理工作者的情感紐帶,避免溝通無果的阻力與難度,將師生關系轉化成朋友關系,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學生管理工作者在對學生人性化管理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思考并管理自己現階段的生活狀態,學生進步時應及時表揚,學生犯錯時,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學生管理工作者應采取換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學生立場思考問題,拉近學生與管理工作者之間的距離,了解高校學生的思想動態,聽取學生對管理工作者的意見,促使學生對人性化管理的積極參與,進而讓學生感受到學生管理的人性化。學生管理工作者應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提供優質的服務,完善學生管理者的服務意識,營造學生與學生管理者的和平相處的氛圍,為人性化管理進行更優化的完善。學生管理工作者在注重管理學生的同時,應不忘記學習探究,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緊跟時代潮流,培養出更多身心健康的可塑性人才,從而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與進步[3]。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管理是時代發現的必然趨勢,通過滿足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的需求,提高管理工作者的思想意識,建立完善的管理評價機制,將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落實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當中,進而使高校學生管理更科學化,標準化以及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