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
(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 110847)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教育教學內容的進一步改革,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對高等教育學校的辦學目標與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高校不僅僅要重視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教學,更要加強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落實,由此才能夠符合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并為培養全面發展人才打好基礎。新時期背景下高校學生的思想與觀念都有了不同程度與內容發展,由此加強對高校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從而培養當前大學生正確的國家民族觀念成為當前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針對于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所存在的問題現狀,本文提出了在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措施。
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工作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前提條件是二者之間需要有一定的聯系或共同點,由此才能夠在思想道德工作當中有效的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而不斷提高二者之間的聯系程度并促進高校的整體發展。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要教育目標就是培養高校學生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通過一系列的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念的實踐活動來幫助高校學生加強思想建設。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有著大量積極且價值觀念正確的優秀傳統美德與精神。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的主要內容及目標都是培養高校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社會主義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二者具有相同的人才培養目標【1】。
思想道德工作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之間既有相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價值理念,同時也有較為密切的聯系。針對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來講,主要是通過精神文化來對人產生積極的影響,因此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相互關聯的。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當中,進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引導高校學生接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前提,通過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高校學生可以對社會擁有一個更加正確全面的認識,從而獲得更加積極健康的心理從而有利于高校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進行。
盡管二十一世紀以來新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念成為規范指引人們行為的重要內容,但針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來講,其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因此高校需要重視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以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并為文明和諧社會的良好構建做出貢獻。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的一個最具特色的概念就是“修身”,即規范自身行為并擁有廣闊的胸襟和堅強的意志。針對于大學生來講,其處于學校與社會的中間階段,在心理和性格上存在著較為沖動且意志力薄弱等特點【2】。由此使得當代大學生在日常學習與生活當中存在著較多消極心理,不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優秀傳統文化“修身”這一特性,可以引導大學生進行良好的自我反省并加強自我認識,從而在學習與生活當中不斷磨練自身的意志,形成堅韌的精神品質。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還有兩個較為重要的思想就是儒家的“仁”與“天人合一”,這兩種思想對于人的思想道德品質與自然社會價值觀的良好形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當中引入這兩種思想,首先可以教育大學生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學會尊重和關心他人從而幫助大學生打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其次要引導大學生正視“天人合一”的概念,學習其對于自然的良好態度與認識,幫助大學生學會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3】。
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是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所沉淀出來的精華,其中的思想道德精神和理念在世代流傳當中也蘊含了豐富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因此在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當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幫助大學生進一步學習了解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從而使得大學生從優秀的傳統文化當中領悟到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由此幫助大學生進一步強化自身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信心。
總而言之,新時期背景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對于明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目標、內容和措施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于高校學生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國家觀念形成發展又有著重要的幫助作用,因此在高校的發展過程當中,必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當中的重要意義,并依據當前高校思想道德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的實際狀況來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切實在新時期促進高校學生思想道德工作中引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由此才能確保高校思想道德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工作的高效落實與發展,培養良好思想道德素養的全面型發展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