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名
(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院,遼寧 沈陽 110102)
隨著國家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體育類高等院校數量的增多,各大體育院校校的不斷擴招,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數目逐年增多,隨之而來的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難、難就業”問題日漸顯現。如果不能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進行合理的解決,就會導致大量的人力資源浪費,同時也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解決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至關重要,在大學生中各類專業都存在此類問題,尤其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本身占有較大的專業優勢,但就業情況可以說與本專業相關的寥寥無幾。
根據國家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大學生數量均同比上年增加60萬人左右,而國家全部的勞動力當中有超過一千萬的人是大學生,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大學生的就業壓力會越來越大。如何幫助大學生解決就業難的問題是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從整體來說,大學生作為高水平的人力資源,在勞動力市場上具有較高的地位優勢。運動訓練專業的學生正是這種資源的大人群。但是,高校的教學方式只對學生的就業、創業需求進行簡單教學,教學內容與市場結構相脫節,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存在著重重困難。因此,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更多的知識技能和創新方式才能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基礎。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往往就業時很少選擇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單方面地說不是自身缺少這種能力,而是缺少太多的社會經驗。
(一)對自身就業能力期待過高。
當代大學生進行就業選擇時,無法擺脫大學光環,忽視自身就業能力水平,對就業期望過高,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就業壓力大。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由于體育水平較高,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接受高中教育,所以文化水平并未達到高等教育水平,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同時,當代大學生對一線城市充滿向往,又難以接受一線城市帶來的壓力,導致心理矛盾產生,造成就業機會浪費,形成就業壓力。這也是很大的阻礙因素。
高校自身問題導致就業形勢困難。
各大高校在設置教學理念時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因其沒有對教學制度進行合理的改革和創新,導致學生學習的專業無法和社會相接軌,從而讓學生的學習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各大高校的就業機構應當要發揮其更大的空間來幫助學生。國家大力提倡改革創新,于是各高校鼓勵大學生創業,盡管這也是對本科生很好的出路,但在創業方面開設的課程很少,往往學生想創新創業,但無從下手,準備就業,也屢屢碰壁。也加劇了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困難。
(三)以沈陽體育學院2018屆本科畢業生為例,進行大量調研和數據統合。2018年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為440人,實際就業人數為372人,就業率達84.55%,在同類體育院校這是比較高的就業率,選擇參軍的人數為17人,自主創業的人數在40人。盡管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很高,但是和本專業有關的職業只有141人,占比32%,這就是問題所在,學生畢業后無法從事與本專業相關的工作,學習好的可以繼續深造,身體素質好的可以參軍,這也進一步造成專業能力步槍的學生就業前景十分不樂觀。
(四)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就業流向。
據調查顯示,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的約占66%。很多畢業生在選擇就業單位時,往往將目光放在經濟發達、就業前景好的地區,這就造成了發達地區高素質人才泛濫。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地點往往不會選擇落后的地區,這直接導致這些地區嚴重缺乏人才,影響當地的發展水平,拉大與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所以,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數量比較多,但是不愿意進入基層工作而進入學校等待遇優厚的地方就業是造成大學生就業現狀的主要原因之一。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問題不僅關系到運動訓練專業學生自身的發展水平,還關于到所有大學生的發展水平,而且對社會的穩定、國家的經濟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所以,我國必須加強對運動訓練專業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視,從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求職就業方式、培養學生正確的就業觀念、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等多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培養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學校應正確引導學生就業觀念,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要環節,培養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意識,了解時代發展。在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時,家庭教育氛圍也尤為重要,家長應進行正確引導,轉變家庭觀念,對學生進行心理支持,關心學生,培養學生完善理性思維,進行職業規劃,樹立就業目標,避免學生形成攀比心理,盲目就業。
(二)提高運動訓練專業學生自身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
運動訓練專業學生應積極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自身的政治思想,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具備較強的責任心,提高外語水平,鍛煉讀寫技能,具備獨立操作計算機能力,實際應用能力強,創新思維活躍,具有吃苦耐勞精神和事業精神,拓展自身知識范圍。
(三)放寬就業政策并鼓勵大學生創業。
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時,應保持就業渠道暢通,提高就業率,政府還應加大就業信息網的建設,保證招聘單位和就業人員迅速匹配,專設畢業生的就業信息網,保證就業信息傳遞通暢,避免畢業生錯失就業機會。政府還應鼓勵學校與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就業資源,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例如,學校通過就業指導部門,實現校園招聘,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人員引進學校,對校內學生進行人才招聘,針對企業所需人員進行招聘,增強招聘人員的針對性,避免學生進行盲目就業,浪費就業資源。
(四)可以將體育類的公司引進學校,進行校園招聘會,提前讓同學感受一下招聘的切身體驗,熟悉流程,促進真正就業時的自信感,在引進這些公司的時候,要注重專業性的公司引進,例如:健身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等等,充分發揮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專業能力。
首先對沈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2018屆的畢業生進行數據調查,顯示大家的期望較高,而且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寥寥無幾,我們應該從多方面促進運動訓練專業學生的就業情況,盡量避免出現就業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