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廓
(廣西革命紀念館,廣西 南寧 530023)
體驗式教育是培訓教育的特有形式,指教育者依據教育目標和受教育者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創設情景,讓受教育者在情景中體驗、感悟,通過反思體驗和體驗內化形成個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品質,在反復的體驗中積淀成自己的思想道德和行為。體驗式教育最早源自庫爾特·漢恩的外展訓練學校(Outward Bound),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發達國家的體驗式教育迅速發展,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參與性。在體驗式教育中,受眾的主體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所有的互動、體驗和發展,均是以受眾為主體,參與程度高。宣教底層邏輯由傳統的單純傳授知識,向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受眾在教育情境中,自主地進行教育情境的體驗名,通過反思、檢驗等階段,不斷內化情感體驗,產生新經驗、新認識。
二是活動性。與傳統的教學相比,體驗式教育注重通過組織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來實現。在體驗式教學中,活動是教和學的中介。受眾通過參與主題活動、游戲活動和其它實踐活動來提高道德認識,形成道德行為。
三是靈活性。體驗式教育以活動為主要宣教方式,能精準捕捉受眾的特點,根據受眾的學識水平、年齡特點及認知需求等不同的層次,靈活設計各種體驗活動。體驗式教育打破傳統宣教模式固定宣教內容的局限,在宣教的內容、方法、形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靈活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人們對學習體驗有了更高的要求,革命紀念館傳統的宣教手段已逐步顯現出自身的局限性,明顯無法完全滿足現代人的愛國主義教育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
傳統的宣教方式,多以引導受眾參觀館內所陳列事物,結合講解所展實物背后的革命故事為主。這樣的宣教方式優點在于能短時間內,將某一個革命事件較為系統地講解清楚。但也存在宣教方式單一,形式枯燥,缺乏角色化體驗的服務等不足。單純的講解,是一種單向的知識傳輸,無法激發受眾深層次的精神體驗,缺乏個性化關懷。
傳統的社會宣教,以所展實物為基礎,向受眾無差別進行館內講解宣教。沒有對受眾進行基礎的摸底,不同人群多采用同一套講解方案,無法根據受教群眾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宣教。
傳統的革命紀念館宣教工作,多存在等客上門等狀態,較少走出去,宣教的范圍較為固定,覆蓋面窄。
受眾的參觀效果跟自身的學識背景有很大關系,對革命歷史較為了解的,所接收到的信息就會豐富而深刻,對革命歷史了解較少的,對宣教的內容來不及消化,所得到的體驗和收獲就大打折扣。
體驗式教育廣泛運用于青少年德育工作中,而青少年是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受眾群體之一。借鑒體驗式教育的相關原則和方法,運用到革命紀念館社會宣教中來,是一個有益的嘗試。
親歷階段是體驗式教育的第一個階段。如何豐富受眾的親歷體驗,是實施體驗式教育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在革命紀念館的宣教中,可以在館場設施中創設條件,讓受眾有親歷的機會。采用VR等新科技,設置紀念館機器人,實現人機互動,增加互動和參與體驗。在場景設置上,可還原特定革命事件中的典型場景,提供一定的道具,給受眾提供一個模擬實戰場景,帶入革命事件中特定的人物角色中。如,還原某些著名戰役中的沙盤,在介紹戰役之前,讓受眾扮演特定角色,在沙盤上進行一番排兵布陣。充分體驗之后,再進行宣教,這樣既能加深受眾的體驗感受,也能更深刻地宣傳革命歷程中的軍事智慧。此外,在場景設置中,不局限于室內展廳的布局,更要充分利用室外的場地,可適當增加室外布景比重,利用地形地勢特點,布設當地著名戰役、革命事件場景,豐富受眾的親歷階段的體驗。
參與式教育既是方法論層面的技術運用,也是理念和價值層面的運用。在價值觀層面,要求講解員深刻內化服務意識,深刻內化以人為本的個體尊重,深刻內化差別化服務和多樣化服務的價值。在具體技術層面,需要講解員掌握有效的即時回應溝通技術、團隊引導技術、競技裁判技術等。通過價值運用和技術運用,引導參與者在具體宣教歷程中經歷:親歷階段(親身經歷某一件事或某一個情境的階段)——形成階段(對上述親歷過程進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觀念的階段。)——檢驗階段(在新情境中檢驗所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的階段。)——反思階段(即反思已經形成的概念或觀念,產生新經驗、新認識,并不斷產生循環的階段。),最終達到產生新經驗、新認識的過程,達到良好的宣講效果。
體驗式教育的最終實施,需要依托一個個具體的宣教活動,落地到每一個活動環節。宣教活動的開展,要根據不同受眾的年齡特點、學識背景及認知需求等方面來設計和組織開展。在體驗式教育的親歷階段,要充分調動他們的已有知識經驗。如以該學段的歷史、政治課本為基本學識背景,幫助受眾梳理紀念館所紀念的主要革命事件的大背景。在梳理已有知識經驗的階段,可以采用有獎問答、搶答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形式來進行,豐富受眾的親歷體驗。在體驗式教育的形成階段,要根據宣教的內容和目的,開展辯論、演講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幫助受眾在內心建構自己對革命事件的概念和具體觀念,加深對革命事件、革命精神的理解。在體驗式教育的檢驗階段,可設計推理演說等活動形式,讓受眾展開想象,用上一環節親歷而形成的革命精神來檢驗當下。開展推理、演說、辯論等活動,讓受眾在一個個具體的場景下,檢驗自己所形成的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在體驗式教育的反思階段,要設計相應的場景,如角色扮演、舞臺劇、話劇的展示等,在這些具體的豐富的活動中,設計讓受眾與自己對話的環節,完成對革命精神的內化,產生與自己的實際生活互相關聯的新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