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華
(重慶市字水中學,重慶 400023)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倡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教育改革,針對目前很多學校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方面特別是在信息教學中存在學生的應用能力較差,創新能力不足等難題。隨著教學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不斷改革,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教育教學的重點。
作為現代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教學課程與數學,漢語和其他學科一樣,包括計算機技術,還包括藝術,美學,相關學科,軟件開發和程序的應用,信息教學的主題非常全面,旨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同的是,在信息教學過程中,信息教學的主題不僅是書本知識,而且還有很多具有技術內涵的實際操作,具有豐富的科學文化價值,具有很強的人文特色。
無論是什么教育背景或工作,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信息教學的應用,信息化教學的應用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在各行各業變得不可或缺。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普及,對于中學生來說,中學信息化教學課程也要解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基本問題,因此為希望發展的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信息化教學課程不僅是高科技教學,而且是多方面相對基礎的學習。[1]在中國未來的信息教學領域基礎教育中,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社會進步,因積極普及信息化的基礎知識而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信息教學這門課程需要實踐。在本身不僅限于書本其實用性非常強的信息教學中,實踐課程多于理論課程,信息教學不僅需要了解一些基礎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際操作才能理解信息技術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同時學生通過信息化教學課程的教學,可以真正感受到信息教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作為一個國家發展的靈魂與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創新”需很好體現在思潮下的新事物——很強的實踐性和創造性的信息技術教學中。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很容易地激發學習興趣,鍛煉思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望,讓學生主動學習信息技術課堂。目前,信息教育課堂教學呈現出教師處于領先地位而學生只面向顯示屏被動地接受的一種趨勢。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不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作為一門創新學科和鑒于信息技術不斷更新的特點,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應挖掘學生的內在創新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和創新,使學生成為信息技術課程的主人,并在教學中學會溝通,交流,合作,勇于創新,使信息技術課程成為培養學生探索新知識和創造力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有效課程。
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內在動力是激發強烈的創新欲望。然而,目前,許多在校學生從小學,初中甚至后來的大學,只是一個知識的“搬運工”,從不思考,從不創新,只愿意模仿,缺乏創新欲望,永遠不會找到另一種方式。阻礙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原因就是學生的這種必須堅決克服的心態。作為一名教師,應該以人為本,了解學生的思考和行為,尊重,關心和理解每一位學生,通過靈感,歸納和激勵來發現人的價值,鼓勵他們勇于探索,通過播種、開發、發現和創造找到適合他們自己特點的發展方式,充分發揮其潛能,發揮其自身特色和專長。
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技能,實現創造性目標的手段和橋梁就是實踐活動特別是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學生知識掌握和創造力的發展,培養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最終將通過多媒體教學,討論式教學,專題討論和課外創新活動等實踐活動來檢驗,所以為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他們的創新欲望,在具體的教學中開設了各種如建立興趣小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創新實踐活動,發揮他們的創新能力。[2]
與其他學科相比,信息技術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有其獨特的教學優勢,例如隨著年齡的增長,為避免對課堂教學的單一內容缺乏興趣,結合高中生心理,本課以“母親節賀卡”為主線,我們在圖片信息的處理時做了大膽嘗試和創新,引導學生以圖片素材的合成活動為主體,使用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完成實際任務,體驗圖像素材處理的方法和獨特魅力。學生可以感受到完成任務的快樂,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故教師應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認真安排課堂任務,引導學生參與學習,讓學生將學到的技能應用到反映學生成就感的各個方面,教師應對學生完成的任務表示贊賞和肯定,讓學生自然地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