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瀾濤
(河南檢察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1191)
引言:應用型人才的特點是具備任務導向性或實踐應用性,簡單的來說,就是對某個領域或某個崗位具備較高的針對性,應用型人才的價值主要是體現在較高的專業度,高素質人才一般是具備扎實的文化基礎,在處理各方面事物時,具備學習能力強、上手時間短等特點,雖然專業深化程度不夠,但對各類職業都能較好的適應,創新型人才是人才具備創新思維,善于思考和改進工作模式、內容,對產品研發、工作效能增強、文化創意設計等均存在正面影響。
當下人才培訓體系在展開相關工作時,對理論型人才過于偏重,忽視學生的實踐活動、面向拓展、創新思維等。
實踐主要是理論發揮效用,或學生既往經驗對外表達的過程,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好的認知、把握和記憶理論知識,達到知識健全建構的目的,另一方面,學生既往經驗得已運用,既往經驗得到鞏固,在與具體工作任務結合,與新知識產生碰撞時,會發現自身的不足,進而不斷的變革自身的知識結構、操作技能等,但部分教師在展開教學培訓活動時,受升學率、教學評價等因素影響,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并不重視[1]。
知識性拓展是健全學生學科素養、學習能力、社會技能等的關鍵,尤其是社會技能,對學生日后的入職活動存在較為深遠的影響,但部分教師僅僅著眼于學生一個學期、學年等的教育工作,對學生的長期發展并不關注,與其對學生展開知識拓展性教學,教師會更加傾向于展開課本向教學。
部分教師或教學機構的教學導向是試卷、考核,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會盡可能的讓學生按照既定的路子去學習、思考,面對學生的“野路子”,都會盡可能的壓制、排斥,使得學生被迫按照既定的教條,開展學習活動,創新思維得到打壓。
實踐是應用型人才的必備素養之一,知識拓展是高素質人才的必備素養之一,創新思維是創新型人才的必備素養之一,介于三者的復合型人才,需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以下從實踐、知識拓展、創新三方面分別淺析人才有效性培養策略[2]。
首先,教師在展開教學時,應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性教學,讓實踐教學的理念融入進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注重理論知識的外在實現,包括實物、生活例子、社會實踐、職業體驗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理論的運用方法、運用手段、運用方向;其次,注重實踐的學理性教學,實踐并非是玩,而是一定目標、一定需求的情況下,通過肢體操作,將既往經驗或新知識予以外在實現的過程,這也就意味著,實踐是具備社會價值或職業屬性,教師應讓學生予以有效認知,進而充分把握實踐活動,將其當作是學習一部分,進而保障實踐教學的效能;然后,發揮名譽、物質行為驅動優勢,學生可能會在課堂環境中樂于實踐教學,但在參與社會實踐時,比方說觀察父母職業活動,部分學生圖省事,直接邀請家長代寫,失去了實踐教學的基本前提,為盡可能的規避此,職業觀察等活動,可在取得家長理解的情況下,占用學生假期時間,對合作的工廠、企業等進行訪問;最后,注重實踐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實踐教學資源除了理論知識的外在顯現化資源外,還包括社會實踐資源,資源的有效整合,會為實踐教學提供器械輔助,客觀保障實踐教學。
知識拓展是通過拓展知識面,讓學生對社會、學科、專業等具備更加深入的了解,進而在面對社會活動時,新理念接受能力、工作環境適應能力、實務操作能力等都能保持較高的基準。在培養學生的知識拓展能力時:首先,應注重課本教學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在對課本知識具備深入性了解的同時,又能在面向拓展上,得到強化,拓展學生知識面,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履行教師所交代的任務,同時,又能自發的調整自身的行為,自主收集相關資料;其次,注重學生自主拓展能力的培養,學生自主性是學生保持主觀能動性的關鍵,同時,學生自主支配時間與教師所管控的時間,是學生學習生活時間分配的兩大部分,對學生展開自主拓展能力培養,可激勵學生有效利用自主支配時間,將諸多做無用功的時間用于知識拓展上;最后,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知識拓展來源,介于學校,主要是圖書館、教師的知識儲備,介于家長,主要是科普類書籍,介于社會,主要是互聯網信息的內容制造[3]。
創新思維是學生對事件的產生起始、經過、結果形成不同看法的過程,是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也是學生解構事件本質并再現的過程,對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首先,注重事件內涵的全面解析,學生創新的來源始于學生對事件的認知,認知深度越強,事件本身的優勢、劣勢等屬性展露的越清晰,學生能更好的把握事件改進過程;其次,注重事件作用機制的全面解析,學生了解事件的作用路徑,可以根據作用過程中的風險因素,予以識別、調整,實現正規化,或以結果為導向,實現創新化;最后,以結果為基準,重新審視事件的起始、作用路徑,根據目標,對事件本身完成調整,比方說,根據模擬信號拓展性差,傳輸時,受環境干擾濃重,此時,放棄起始創新、路徑創新,而取消模擬信號的使用,以數字信號代替,數字信號的產生或替代性應用過程正是偉大的創新過程。
人才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對未來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是時代發展的潛在要求,可從實踐、知識拓展、創新三方面培養應用型人才、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