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華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區白團鄉白團西街幼兒園,河北 保定 071000)
幼兒的咿咿呀呀到模仿說話都是語言表達的一種表現,幼兒園需要做的是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身的需求。幼兒離開父母進入幼兒園這個階段是幼兒內心形成的特殊時期,一方面是沒有父母陪在身邊一方面又是新的小伙伴。幼師這個時候要關注幼兒的反應。“怕”生的幼兒幼師要多陪伴的同時引導他們和其他伙伴一起玩,避免幼兒自閉,影響幼兒未來形成內向靦腆的性格。對于活潑好動的幼兒教師要多引導他們的語言表達,讓他們表達他們想要表達的事物。
新時代大環境下,父母給幼兒買他們喜歡的各式各樣的玩具,但是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他們,聆聽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時期他們會對各種事物充滿了新奇的感覺,會問父母各種各樣的問題,父母經常性在孩子不停的問答中失去回答的耐心,讓孩子在他們語言表達的過程感受到了不好的情緒,影響他們再次表達的欲望。另外,生活的環境存在各種潛在的危險,幼兒被父母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幼兒缺乏表達的恐懼和自由。
幼兒園教學在語言表達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學內容單一,幼師過于注重幼兒的字音訓練而不是自身語言訓練。通常以講故事、唱朗朗上口的歌等讓幼兒練習,沒有給予足夠的運用語言表達的自由時間。組織教學活動方面,幼兒園沒有把語言滲透和各個活動相結合,除了語言交流活動其它活動都和語言表達相割裂。組織過程中重視幼兒的寫字和認字,忽略了說的環節,忽視了綜合的語言運用訓練。幼兒園的教學環境方面,整體大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在幼兒園的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重硬件輕“軟件”,存在給了幼兒好的活動環境就可以了的心理,沒有基于幼兒的心理發展給予不通階段的心理引導,不斷表達促成他們形成正確認識。
幼師要善于為幼兒創設一個利于表達的環境,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當幼兒還不適應幼兒園生活時幼師可以以一些孩子熟悉的事物加以引導,讓幼兒感受到幼兒園就像家一樣,幫助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幼師也可以和家長溝通,讓他們在家里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可以多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幼兒園體驗。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給幼兒營造一個“要他說”的表達氛圍。在孩子遇到想要表達但不能說出來時,幼師要緩解他的緊張感,逐漸引導他說出他慢慢說出要說的話。在幼兒的生活中多拋出一些幼兒關心的話題,讓幼兒能充分的參與話題討論。幼師也可以適當的給幼兒制造一點“障礙”,不斷提升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離不開學生幼兒的多看和多聽。讓幼兒多看是多表達的前提,多聽是幼兒多表達的基礎,他們兩者共同構成幼兒多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幼師可以有目的地讓幼兒多觀察生活中的事物。教師可以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話題,比如冬天馬上要降臨了,冬天和秋天有什么區別呢?下雨和下雪又有什么不一樣呢?通過引導讓幼兒積極分享自己觀察到的不同,回答的過程可以再給孩子發散其它密切聯系的事物,增加幼兒的想象力,比如冬天樹葉是什么樣子?和秋天有什么不一樣呢?下雪的幼兒園和下雨的幼兒園有哪些地方不同嗎?既可以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幼師也要多傾聽,耐心聽孩子想要說的話,用鼓勵的眼神糾正幼兒的發音和口吃。在練習認字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讓幼兒把字連成一句話說,完整地進行語言表達。
幼師可以把語言表達滲透到幼兒的一日活動中。例如結合游戲活動和音樂活動來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例如,游戲活動中。活動前準備利用音樂活動進行熱身,老師帶領幼兒隨著音樂進行做操。首先開始游戲。讓幼兒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搭山洞”。
師:以前,我們玩過鉆山洞的游戲,今天,們來用身體搭山洞,想一想,試一試,用身體能搭出怎樣的山洞呢?幼兒自由探索老師,老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這個時候可以設一個環節,讓幼兒說說自己想搭一個什么樣的山洞。然后,讓三四個幼兒一組,搭成一個山洞,再讓一組幼兒用不同的方式,鉆過山洞,鉆的幼兒,以不碰倒山洞,先鉆過的一方為勝,游戲次數根據幼兒愛好和活動量而定,每次游戲重新推選塔山洞的幼兒。最后,結束部分。最后游戲結束時后,老師和幼兒在音樂游戲中,相互捶背敲敲腿,進行放松活動,結束游戲。在游戲過程中多給孩子創造表達的機會,游戲中聽取幼兒的建議,游戲結束后讓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
幼師要根據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實施因材施教策略。教學中通過創設語言環境、豐富幼兒活動以及讓幼兒多看多聽的教學策略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讓幼兒在語言關鍵期打下一個好的語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