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新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裝備部,河南 新鄉 453000)
從龐大的CT、DSA、磁共振到便攜的監護儀、除顫儀,這些醫院里令人耳熟能詳的機器都是屬于醫療設備的范疇。人們已經習慣于依靠這些設備進行診斷和治療。但是,公眾很少知道這些醫療設備在使用中竟暗藏風險,甚至會危及生命。
現代化醫院的醫療設備越來越多,與此相伴的是,由此引發的醫療事故風險也大幅上升,很多事故案例致殘致死的慘劇讓人觸目驚心。人會生病,設備也會生病。現代醫療設備的功能越來越豐富,科技水平越來越尖端,精密程度越來越高,設備操作復雜度和維修難度也越來越大,任何小偏差都可能讓正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運行的醫療設備出現故障,導致危及患者安全。
未病先防、對癥下藥的原則對于醫療設備同樣適用。醫療設備也需要“養生”,一方面這要靠醫院加強管理,另一方面也要靠生產廠商做好平時的售后服務,因為很多時候,只有廠商才知道如何維修。
醫學裝備是指直接或者間接用于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體外診斷試劑及校準物、材料以及其他類似或者相關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計算機軟件。其效用主要通過物理方式獲得,而非藥理學、免疫學或者代謝等方式,或雖參與但只起輔助作用。其作用主要是:預防、診斷、監護、治療、控制、緩解、檢驗、替代、調節、支持等。
急救設備從廣義的范圍來說,一切能在短時間內救命的設備都是急救設備。我們通常所說的急救設備屬于狹義范疇,主要是醫院內搶救病人的必備常規醫療設備。它包括心臟除顫器、簡易呼吸器、心臟按壓泵、負壓骨折固定裝置、氧氣瓶、多功能搶救床、負壓吸引器、全自動洗胃機、微量注射泵、定量輸液泵等以及氣管插管及氣管切開所需急救器材、監護系統、體外膜式肺氧合(ECMO)裝置,腹膜透析和血液凈化系統等設備。以我院為例,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占全院醫療設備總數的31%,其中監護儀占14%,呼吸機占8%。可見急救設備在醫院所有醫療設備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基本上每個科室都有。
根據《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中醫學裝備管理核心條款★6.9.6.2“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系統儀器裝備要始終保持在待用狀態。”那么如何保證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始終保持在待用狀態呢?我認為作為醫療設備的管理者,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實行醫療設備三級保養制度;2、實行急救設備交接班登記制度;3、醫療設備安全巡查制度;4、急救設備應急調配制度;5、定期組織急救設備應急調配演練;6、定期組織全院進行急救設備使用安全及維護保養培訓;
(一)三級保養制度:所謂的三級保養制度即使用科室保養、醫學裝備部和生產廠家三方共同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從而提高設備安全性和穩定性。
初級保養:作為設備的使用科室,應設立設備專管員,專管員應每天對科室所有急救設備進行清潔消毒,根據材質的不同分別采用清水擦拭、酒精消毒等方式進行初級保養,并填寫《醫學裝備日常保養、維護、維修記錄本》。
二級保養:醫學裝備部應安排維修人員定期對全院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養內容包括:內部清潔、線路情況、性能測試、運行狀況等,并填寫《醫學裝備維護保養記錄表》。
三級保養:醫院應要求醫療設備供應商,每半年或者一年對設備進行專業的廠家維保,對設備的性能進行全方位的檢測,對易損件進行更換,保證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二)實行急救設備交接班登記制度,科室設備專管員每天早、中、晚三次對急救設備進行開機檢測,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并登記《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運行情況記錄本》;每天護士交接班時應對所有急救設備完好情況進行檢查登記,并填寫《急救設備交接登記本》,發現問題立刻上報。
(三)醫療設備安全巡查制度,醫學裝備部應每月派專人對全院設備進行安全巡查,巡查內容包括:設備擺放規范、標簽粘貼整齊、設備外觀整潔、運行情況良好、操作人員使用規范、各種運行記錄本填寫情況、是否有不良事件等,并填寫《醫學裝備管理質控巡查記錄表》。
(四)急救設備應急調配制度,醫院應設立急救設備應急倉庫,應急倉庫應配備監護儀、呼吸機、除顫儀、電動吸引器等急救設備;制作《醫院急救設備應急調配網絡圖》內容包括:存放有急救設備的科室所在的位置及樓層,科室急救設備專管員姓名及聯系電話,科室主要急救設備的名稱及數量,急救設備的調配方法等并全院下發,要求知曉率100%;制定各種應急預案:包括醫療設備故障應急預案,急救設備使用過程中突發意外情況應急預案及流程等。
(五)定期組織急救設備應急調配演練,為了保證急救設備應急調配的規范和順利,醫院應每年組織大型公共突發事件應急演練;醫學裝備部應聯合臨床科室組織小規模急救設備應急調類演練;臨床科室應定期進行急救設備故障調配應急演練,從而保證突發事件發生時,全院上下不慌不亂,設備調配工作井然有序。
(六)定期組織全院進行急救設備使用安全及維護保養培訓,新購進的急救設備都應要求廠家對操作人員進行首次初級培訓;設備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應要求廠家對使用中發現的問題進行二次培訓;每年醫院應對使用頻率較高,故障率較高的急救設備進行統計,并聯系相關廠家工程師對全院進行綜合培訓,從而提高設備的使用年限,減少故障率。
急救設備的維修包括:院內維修、廠家維修和第三方機構維修。由于急救設備搶救病人的特殊性,一般不影響機器性能的小故障可以由本院工程師維修,設備故障嚴重或可能對設備性能參數發生改變的故障,建議由廠家維修,也可以委托第三方具有相關設備維修資質的維修機構進行維修。
急救、生命支持類設備的質量與安全控制,與醫院的各項診斷和救治工作密切相關,任何小偏差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從而導致醫療糾紛。只有重視急救設備的質量與安全控制才能充分發揮醫療設備的作用,促進醫院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