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軍營
(天臺縣人民法院,浙江 天臺 317200)
為完善來電來信來訪辦理機制,推進涉訴信訪“最多跑一次改革”,T縣法院對該院信訪工作現狀進行了自查分析,查找存在問題,并提出完善意見。
院黨組把涉訴信訪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涉訴信訪案件流程管理規定》《青年干警參與信訪接待工作實施辦法》《訴訟服務中心輪崗鍛煉制度》等相關制度,落實重點信訪案件包案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加強督促檢查,確保責任到位。
按照省高院要求落實訴訪分離原則,明確辦理責任部門,對法院工作提出建議、批評的,由辦公室辦理,或者根據反映內容經院領導審核后確定職能部門交辦;對投訴、舉報干警違紀違法或工作作風等問題的,由駐院紀檢部門辦理;對涉行政、刑事、民事、執行案件的信訪,由立案信訪部門登記后轉所涉部門予以辦理,立案信訪部門予以配合。
1.院信訪室接訪
訴訟服務中心設立3個信訪室用于接訪。其中專門接訪室由專職信訪員負責接訪,書面詳細記載來訪人姓名、住址、聯系方式、反映內容及主要訴求、信訪類型、處理情況等相關信息,并作出初步答復或處理,按時錄入信訪管理系統平臺并書面上報院領導。執行案件設2個信訪接待室,由執行局對所涉執行信訪事項聯系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2.縣聯合接訪中心接訪
由班子成員輪值,由于接訪規格較高,社會影響較大,對一般信訪問題容易得到及時化解。
3.通過院長信箱、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等接受紙質或網上留言、了解群眾訴求或意見反饋等
院長信箱、紀檢監察信箱分別由辦公室及紀檢監察室負責接收、處理。對實名信訪類來信交由分管院領導督促相關責任人或分管部門在3日內回復。對訴訟類來信交由相關部門依照訴訟法規定處理。對于信訪類來信,一般作程序性回復,必要時在核查后才由相關人員作實質性回復。程序性回復內容及期限一般要求3日內作出。
4.電話及網上視頻信訪
電話信訪主要依托12368司法服務熱線。兼職座席員主要解決程序性的訴訟咨詢問題。另該院還設置舉報電話,由紀檢監察室負責回復。
立案部門擅長立案、信訪、指導訴前調解的法官數量偏少,訴訟服務中心輪崗鍛煉制度未真正落實,干警的接訪或信訪糾紛處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班子成員時常出現委托中層或專職接訪員代為參與縣聯合接訪中心接訪現象,被委托人因自身經驗不足或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接訪后反饋不夠及時、答復不能到位引起信訪人不滿,易誘發再次信訪。12368司法服務熱線因兼職座席員專業知識、經驗等因素限制難以實現提供信訪咨詢、心理疏導等服務功能要求。
信訪事項由多部門分散辦理,部門之間交流渠道不暢,對信訪事項的后續處理結果無完善的書面登記與督查落實措施,一旦未及時答復或處理易誘發新的糾紛。執行案件的信訪雖然已作簡單書面登記,但未能將信訪相關內容全面錄入執行信訪管理系統平臺,也未將重要信訪事項與專職接訪員溝通,且兩套信訪管理系統因系統自身限制未能實時互通,難以實現信息有效共享,已影響信訪管理的連續性、高效性及信息的及時融通。
在立案、審判、執行環節,該院建立了書面風險提示機制,對存在信訪苗頭的案件予以提醒、警示,但涉信訪信息的書面登記、流程告知在實際執行中尚未到位。除院領導批示交信訪室的信件外,其他渠道涉信訪事項的處理、反饋意見的交辦、落實情況往往未能全面實現書面登記留痕、同步錄入主要信息或上傳至信訪管理系統進行交轉辦。程序性回復格式標準尚不完善,未統一設定回復模板,回復后的反饋情況尚未建立明確機制。
移動微法院尚未開通信訪功能通道,待系統完善后可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因新老案件數量大,程序性內容多,承辦人對移動微法院信息不夠重視,易導致移動微法院網上信訪意見反饋被忽視或答復不及時。
考慮立案部門的工作內容和性質,要適當增強接訪員與座席員力量,基本實現AB崗接訪。在專職接訪員工作安排時,注意干警替代性方案的提前設置,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安排新進人員或新晉升人員到訴訟服務中心掛職鍛煉,使其有一定信訪接待經歷,對辦案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結合有更多感性認識,避免機械辦案、就案論案。充分認識領導在解決信訪問題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運用領導包案、聯合接訪、主動下訪等方式,加大實質性化解力度。班子成員如確因故不能按期接訪的,盡量委托其他班子成員或經驗豐富的接訪員代為接訪。司法服務熱線應當配備專職座席員,預設AB崗,通過適當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接訪經驗。
接訪人員對接訪重要事項內容要以書面或其他可復制形式告知專職接訪員,并督促相關人員將處理結果及時反饋,必要時將接訪信息錄入信訪管理系統平臺,為處理相關類似案件或信訪人的其他信訪事項提供參考。建立信訪件書面登記、處理、反饋制度,并定期梳理辦理情況,以使信訪事項相關信息從少數人的資源轉化為資源共享,提高辦理信訪件的針對性和效率。
各部門須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擇優安排信訪聯絡員,落實信訪事項反饋意見的書面登記,對經部門負責人審核尚未實質性化解的,及時落實包案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明確各部門負責人在信訪事項中的管理責任,督促相關責任人依法及時解決信訪所反映的問題,并由各部門信訪聯絡員及時書面記載信訪事項處理反饋情況,為化解同類信訪糾紛提供經驗和教訓。
定期梳理總結傾向性、普遍性、典型性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加強對程序性、外觀性事項的重要性認識,切實提高審判執行案件辦理的程序性和實質性公正,減少因當事人誤解而誘發信訪。建立院領導牽頭的涉訴信訪定期信息交流與督查制度,綜合力量加強對信訪件落實情況的后續跟蹤分析處理。做好與縣信訪部門的溝通、聯絡,及時了解、掌握信訪人的信息動態,與鄉鎮綜合部門交流對接,提請協助落實信訪人員的穩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