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麗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第一小學,河北 廊坊 065500)
當前社會屬于信息爆炸時代,在語文閱讀中,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理解文本知識以外,還需要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改變傳統自由、散漫、無序的閱讀狀態,通過指導和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質量,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將五步教學法運用到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意義重大。以下針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五步教學法的具體運用進行分析。
在群文閱讀當中,往往需要學生同時閱讀幾篇課文,主要目的是鍛煉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運用五步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主題回顧。在平時考試或者閱讀理解的題目當中,概括閱讀文章主題主要常見的題目類型,所以,群文閱讀當中,教師往往會選擇一個主題,然后挑選一系列的文章引導學生閱讀,讓學生運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將幾篇文章的主題概括出來。例如:在“頌揚人間平凡的真愛的小小說”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愛之鏈》《一件運動衫》等類型的小說,讓學生進行主題回顧。首先,教師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小說內容, 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展示課件,并向學生提問“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主人公做了什么事情?小說的主線是什么?”等。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帶問題閱讀,在閱讀中抓住關鍵人物和情節,做好主題回顧。
文章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系,不同文章之間“主題”“題材”“觀點”等均可以通過一些方式組合起來。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五步教學法的第二步就是閱讀概覽,通過閱讀概覽,發現群文閱讀的創意與思想,同時,從第一步主題進行回顧,注意題目和關鍵詞句,在短時間內快速了解文章的走向、大概人物、故事梗概等,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效率。
片段分享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主體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頭戲。為了保證教學質量,在片段分享中,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和諧、多元、開放新的學習環境,提升班級閱讀素養。同時,由于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知識儲備與閱歷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學生個體之間差異性,教師在片段分享過程中,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勇于分享和表達,重視學生的閱讀感受,從而更好的實現片段分享目標。
例如:“生活的啟示”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已經掌握的《落花生》《釣魚的啟示》兩篇課文和《草原野花》文章聯合起來閱讀,在上課之前,要求學生提前預習,并且填寫閱讀記錄卡。然后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交流討論,通過片段分享,讓學生更快地發現生活的啟示本質特點,從而端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態度。
完成片段分享之后,接下來的重要環節就是課外實踐。教師可以在保證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選擇另外的角度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在進行課外實踐時,需要將教學內容作為基礎,在理解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包括:記錄買賣商品、參觀商場等。然后在下一堂課教學時,采用分角色扮演的心思,將學生分成商販和顧客,在教室的指導下進行場景模擬。小學生年紀普遍偏小,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比較重,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同時,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還能學習新的詞匯,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等。
小學群文閱讀是鍛煉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教師將五步教學法運用到群文閱讀當中,除了閱讀技巧以外,還需要注重閱讀后的總結與積累。在平常上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養成摘抄的習慣,將閱讀中遇到的優美詞句、名人名句、寫作技巧等摘抄下來,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積累自身的詞匯量,為以后的閱讀奠定基礎。同時,完成閱讀后,教師還可以針對本文閱讀內容,通過小組探究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探究討論,鼓勵學生發言,提出自己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為了提升學生運用新學詞語的能力,教師還可以增加閱讀的小練筆,通過多種形式體提高學生對詞語的實際運用能力。例如:教師在完成群文閱讀教學之后,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辯論。兩組學生分別提出自己的論點,然后積極尋找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對文本理解程度也會更加深刻,閱讀能力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小學重要的課程,閱讀是小學語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當中,運用五步教學法是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性的表現,通過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課外實踐、總結積累等步驟,引導學生閱讀文本,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從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學生閱讀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