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巖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鴉鴻橋鎮河東小學,河北 玉田 064100)
在農村鄉鎮小學體育工作管理中,國家在物質方面投入力度有目共睹。但在具體管理的措施上,尚存許多需要改革發展完善的地方。有比賽不公平的問題,有專職教師分配不足的問題,有達標數據公信力缺乏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農村基層體育工作者都十分關注,不解決的話將對學生文化課業負擔重,學生體質下降,近視率居高不下,肥胖率越來越高等產生持續負面影響。
農村小學體育管理發展和加強,不僅需要對國家有關體育條例的真正落實,更需要對現有競賽評價體系的改革和完善,從而激發廣大基層體育工作者的積極性,實現全面提高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總目標。筆者根據多年從事農村體育工作實踐,針對以上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難題,提供了公平的實招妙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值得大家探究。
大家都知道,每所農村小學校年年都有向國家數據庫上報健康達標數據的任務,縣級有關部門每年組織各鄉鎮人員進行健康達標大抽測,達標率作為衡量學校體育工作好孬的主要指標。但是達標數據是否真實客觀,有公信度才是關鍵。
建立學生健康達標手冊,就是保證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數據公信力很好的手段。在檢測手段統一的基礎上,讓達標結果及時公開化。給每個學生發一本健康達標手冊,統一印發,每年達標結果及時打印入冊,學生個人保管。
推廣學生達標手冊的好處很多,第一、學生本人對自己健康是否達標能及時了解;第二、能得到學生家長對孩子的健康的關心和支持;第三、方便同學之間互相監督,起到保證達標數據的客觀性的目的;第四、它可以作為有關活動的依據,比如:抽查、評三好生、量化獎勵等;第五、它是孩子們健康成長軌跡檔案,每個學生的達標數據也可以方便地直觀縱向比對。
施行學生達標健康手冊制度,符合小學生的從眾心理,實現達標數據公正性、客觀性、實用性和有效性,坦然公示,消除達不達標無所謂的心理。促進學生積極參加鍛煉,糾正不良習慣,使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
國家《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明確規定:[1]“普通中小學校、農業中學、職業中學每天應當安排課間操,每周安排3 次以上課外體育活動,保證學生每天有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含體育課)”那么下面鄉村小學是怎么落實的呢?每班保證每周實上2 節較為普遍,有的連2 節都保證不了,更別提體育活動課。根本原因就是體育專職人員分配不足。
什么是專職體育老師?有些人解釋為體育專業畢業的老師,其實專職體育老師就是專門從事體育工作的教師。與其是否是體育專業畢業沒有絲毫關系。分配不足:不是學校的教師編制不足,而是學校安排的專職體育教師人數不足。
例如:學校需要1.5 名體育教師,安排專職1 人,余下0.5 人的工作安排其他教師兼職。這是合情合理的。有的農村小學就不是這樣。學校3.3人的體育工作,還是安排1 名專職體育教師,余下2.3 人的體育工作全部安排兼職,這就不正常。
多名專職體育教師的工作指望一名專職體育教師當然干不過來,為了符合國家《條例》規定的體育課時數,體育教師專職教不過來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大量分攤給班主任。分攤給班主任的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對于想統考成績好的班主任來說,往往成了被擠占的‘天賜良機’。對于想按正常課時數上課的班主任來說就是‘過多負擔’“多措并舉保證中小學生在校內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成了一句空話。
不足額安排專職體育教師,滿足了個別人的統考名次的追求,耽誤了大部分學生的體育鍛煉,加重了多數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因小失大,得不償失,怨聲載道。
體育教育,離不開各種級別的評比和競賽。在農村鄉鎮仍存在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要著力突破瓶頸,實現公平,促進農村鄉鎮體育活動的均衡發展。對于如何達到公平,我認為:
現在鄉村小學單軌制的學校占相當的比例,學校舉行運動會時一般都分為高年級組、中年級組、低年級組進行比賽。低年級組的一年級和二年級比讓誰說都會認為不公平,其他組也是如此。我們采取過一種相對公平的比賽方法,那就是達標率比賽。在健康達標項目中選擇適合自己學校條件的跑跳投田徑項目,全員參加,對全部比賽成績按達標評分標準進行打分,最后看哪個班及格率高,及格率相同就看優良率,優良率相同就看優秀率。這樣的話不僅一年級可以和二年級比,也可以和六年級比。
采用這樣比的優點:一是公平;二是一舉兩得,既把運動會開了又拿到了達標數據;三是全體學生都獲得參與和鍛煉的機會。四是間接促進課外體育活動課的開展。
體育競賽是學校體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經常性活動。例如鎮級運動會的田徑比賽,每鄉鎮年年都要搞。一般都是規定每個學校抽調相同數量的學生組成代表隊參加比賽,最后按各代表隊所得的團體總分排名次。由于受天生體育表苗子分攤比例的影響,規模小學校總是輸;規模大的學校總是贏。規模小的農村小學不管怎么努力也難改這種大的格局。
為了給努力的人機會,別讓勤勞的人吃虧。我們必須出實招。改革老舊的團體成績評價方法,實施團隊任務分數分攤法。讓人數占優勢的學校多承擔任務,讓人數占劣勢的學校少承擔任務,完成任務者排前列,完不成任務者排后列,給弱勢群體一個經過努力就能夠得著的奮斗目標,讓比賽相對公平。抹平大學校人多的優勢,添補小學校師生少的劣勢,讓他們在相對公平的起點上起飛。
以上只是我個人實際工作中的體驗,一直覺得實現鄉村學校體育事業的振興,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投入。更需要管理體制大力改革,需要激發積極性的具體措施,需要動真格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