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葉
(寧夏吳忠市鹽池縣第一中學,寧夏 鹽池 751500)
初中化學是學生在初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如何提升教學效率是目前亟待思考的問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采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為了提升教學有效性,教師應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教師通過不斷的教學反思,來優化自身的教學策略,不斷的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成為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樹立適應素質教育需求的新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是我們教育家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課堂教學的效果是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地發展,并努力使學生在三個領域中協調發展:“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需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摒棄陳舊的教學觀念。強調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身心健康的引導者。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觀念落后。尤其是在化學課堂中,重理論輕應用。在學生過程中沒有將學生看作學習的主體,重視教多少忽視了學生學到多少。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課堂中處于教師講授,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導致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參與度差,課堂氣氛差。學生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僅會降低課堂學習效率,同時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在以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較差已經成為十分普遍的一個問題,對教學有效性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在初中數學實際課堂教學中,由于教學內容比較枯燥,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導致很多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缺乏興趣,往往都是為應付考試進行學習,在實際學習中缺乏積極性及主動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參與度比較低,未能夠與教師教學進行積極配合,有些學生甚至存在厭學情緒,這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必然會產生不良影響。
課堂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設計的基礎,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內容、策略以及教學組織形式。清晰明確的教學目標有利于教師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該注意其科學合理性,不能含糊不清。例如,在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設置目標為“通過實驗和實驗分析,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可見此目標中,實驗由誰去做?什么程度為掌握?這些目標都不清晰,所以,并不是一個有效的教學目標。在制定教學目標是要有明確并且容易理解的行為動詞,有明確的知識技能目標同時兼顧學習過程以及態度價值觀目標。
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為能夠使初中數學有效課堂教學得以較好實現,促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首先應當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改變以往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在實際課堂教學中選擇趣味性較強的內容對學生實施教學,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因此,數學教師應當改變課堂導入方式,在新課程教學之前,教師可先向學生講述相關是數學故事,或者列舉實際生活中相關的數學知識應用,從而引發學生興趣進行探索,在此基礎上將新課程引入,使學生更加有興趣進行新知識學習為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奠定更好的基礎,提供較好的保障。
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互動加強重視,并且與學生主動進行溝通和交流,在此基礎上也就能夠對學生實際情況及需求更好了解,從而也就能夠對學生更好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能夠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這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十分有利。另外,教師應當改變自身課堂主體地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不但能夠使教學有效性提升,還能夠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提高,為學生更好發展奠定更理想的支持。
化學教材是化學知識的載體,但是教師的教學設計不能完全照搬教材,還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結合教材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在設計之初,要充分的理解教材知識,可以采取集體備課等形式,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從而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有效性。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是學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教師在開展化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創設合理的問題環境,并結合生活設置引導教學。這樣才能提升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使其獲取知識,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