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濟嶺
(蛟龍鎮初級中學,山東 臨沂 276708)
當前,在化學教學過程,一些教師沿用以往傳統的“粉筆加嘴巴”的教育模式,這是不可行的,教師需要積極地使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技術。而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技術手段,可以使各種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和直觀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通過播放動畫模擬以及過程演示的視頻等方式,引導學生對各種抽象的化學現象和問題進行觀察和理解,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在化學教學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提高教學效果,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樂趣。”著名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指出:“課堂應當是快樂的場所。”課堂中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想學、樂學、會學[1]。在情景創設型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使用各種信息技術,可以創設出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具體情境,從而為學生營造出真實、鮮活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幫助其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數字化教學有情景、有動畫,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和吸收知識。
信息技術在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增強課堂效果、轉換思維模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構建探索研究型的教學模式。在網絡和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獲得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各種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可以組成不同的小組,小組成員之間互相交流與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不同的小組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意見和觀點,最后總結歸納,完成學習任務。在整個過程中,以各種信息技術為支持,學生學會了積極主動地分析問題,并學會了團隊合作與探究等,學生成了最大受益者。高效課堂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課堂參與度顯著增強[2]。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高,教師的教育理念、教研意識也得到了提升與發展。
學校要注意加大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建立經費的長效投入機制,明確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經費支持信息化建設,確保經費落實到位。同時,學校應以網絡平臺為基礎,以硬件環境為依托,建立配備各種信息化設備和技術的多功能教室。部分學校還可以積極地建設視頻制作室和電子備課室,供教師進行教學研究與探討使用;同時,建立 FTP服務器并進行升級,滿足教師存放教學資源的需求;建立相應的網絡管理中心,負責校園網絡應用等;建立功能完善的校園網絡環境,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交換、遠程訪問、辦公自動化。
在各種信息技術應用于實際課堂教學并與初中化學教學有機整合的環境下,教師的信息素質顯然會對實際的整合效果產生較大的影響。對于化學任課教師而言,其只有具備過硬的教學水平和一定的信息素質,才能在實際的信息化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順利開展各項教學活動,如能夠熟練地使用各種信息技術、操縱各種多媒體儀器以及制作各種多媒體課件等[3]。除此之外,學校還要引導教師養成主動學習和自我學習的好習慣,鼓勵教師在課余時間主動、自覺地進行鉆研和學習,及時“充電”,不斷學習新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以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同時學校還應組織化學任課教師對多媒體的制作進行研討,在評優課等活動中提出明確要求,評比優秀課件,促使教師自覺鉆研、學習信息技術,在不斷實踐中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學校應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優勢,發揮信息技術在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中的作用,開展網絡教研,建立 QQ 群,以保證每個星期不同學校之間以及學校內部都有相關話題進行研討。學校應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設備資源,鼓勵教師進行網絡交流,將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或取得的成果通過 QQ 及時與大家分享。建立學科素材庫,教師使用課件進行教學,展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改變了知識的呈現方式,降低了學生接受知識的難度。
綜上所述,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在一起,獲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學校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力度,依托優質的信息化教育資源,努力探索現代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有效途徑,積極地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使課堂效率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