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偉
(南陽市宛西中等專業學校,河南 南陽 473000)
前言:產教融合是提高中職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所以中職學校必須要對校企合作模式進行改革,對專業設置進行完善,并且解決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制定出共同合作的對策,實現校企雙方的共同發展。
雖然我國很注重職業教育中校企合作問題,而且也制定了政策加快產教融合,促使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有所推進,然而卻沒有形成完善的制度、體系。此外,政府也沒有制定出保障“產教融合”的政策和法律條例,因此對于參與校企合作的學生的勞動報酬、以及權利義務等,均無法進行保障。不僅如此,政府沒有通過政策為校企合作提供支持,所以制度保障的力度不夠,無法起到良好的作用[1]。
對于社會和學校而言,培養人才是重要的責任。但企業則以利益為主,其沒有培養人才的義務,企業的目標是獲得經濟效益。企業引進人才,主要是為了創造利潤,培養人才需要耗費企業的成本,而且人才市場產生了供過于求的現象。尤其是一些小型企業,不用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便能招聘到需要的人員。而且學生前往企業進行學習和實習的時候,容易給企業帶來負擔,因此一些企業不愿意開展校企合作的工作,缺乏積極性。
要促使企業參與校企合作,就必須要有吸引企業的條件,或者能為企業帶來利益。然而很多中職學校的辦學條件都不好,所以限制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發展。舉個例子,很多中職學校的實訓環境都不好,而且教師的專業能力也不高。學校開設的專業無法更好的為產業服務,導致就業率低,學生數量少。所以,人才培育的質量、學校的辦學條件也會影響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成效。
不管是畢業生還是實習生,在企業的實習都非常重要,因此通過實習能獲得一定的技能和經驗。然而很多時候,校企合作的深度都不夠。61%的學生表示實習崗位是自己找的,22%的學生表示實習崗位是經人介紹的,學校推薦的僅僅只占17%。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學生不滿意合作企業所提供的實習崗位,因此自行選擇實習崗位。第二,企業對于學校送來的實習生質量也不滿意,降低了實習生的就業率。第三,合作企業規模太小,能提供的實習崗位太少。因此可看出,校企合作的深度需要進行拓展。
所謂校企合作,必須要在學校和企業達成一致的情況下開展,然而合作必須達到一定的深度,使得雙方獲得雙贏。因此除了要依靠學校和企業雙方的共同努力,國家也要提供一定的支持。第一,政府要制定出相關的對策、法律法規等,對學校和企業的責任、義務進行明確,并且保障學校和企業的合法權益。第二,對于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的學校和企業,政府要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而且為其提供辦理行政事務的綠色通道。第三,需要在一定范圍內建立中職教育隊伍,構建由企業主導的校企合作體系,在企業內優化資源,并且進行一定的管理。此外,也要構建關于校企合作的評價制度、評價指標,根據實際情況評價對學校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行一定的評價,這樣才能保證校企合作朝著更深的方向發展[2]。
如今,很多中職學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模式的時候,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合作也停留在表面,無法起到良好的作用。為了促使合作深入開展下去,必須構建校企合作的深入機制。企業和學校合作,目的是通過學校的培養,獲得更多需要的人才,同時也期望學校為企業員工提供技術培訓,促使企業的革新擁有更多的技術支持,為自身帶來經濟效益。而學校則期望企業能提供師資力量、實訓設備,吸收畢業生,提高就業率。所以必須要把握校企雙方的利益平衡點,促使企業和學校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只有構建了互惠互利的校企合作模式,才能提高雙方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1.共同設置課程
學校和企業要進行一定的調查,根據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科學合理的設置課程。同時也要大力發展特色專業、優勢專業,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和企業要進行共同評估,積極的探索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學校和企業兩方都要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課程標準進行分析,促使課程設置符合行業和市場的需求。此外校企雙方也要根據課程標準,全面的開發出合作課程,并且共同編寫合作教材,對學生進行全面性培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2.共同建立實訓基地
對于中職學校的學生而言,實訓基地是提高專業技能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教師開展實踐工作的主要平臺,更是學校社會服務的重要模式。為此,學校必須加大投入力度,對自身的實訓環境進行一定的改善。而且學校和企業也要遵循誠信合作、互惠互利的基本原則,共享實訓基地。舉個例子,學校投入一些資金和設備修建“廠中?!?,企業則提供場地、管理資源等。學校安排學生到實訓基地進行培訓,教師則為學生提供培訓指導。
3.共同培訓師資力量
在學校的教育中,教師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不高,那么就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就業。為此,學校必須要加強對師資力量的培訓,促使教師前往合作企業參與培訓,參與合作企業的經營、實踐等,將新技術帶到教學中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新知識,適應行業的變化[3]。而且教師通過參與企業的實踐、培訓,還能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并且為企業開展技術咨詢服務奠定基礎,促使校企合作起到良好的作用。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屬于中職學校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但很多中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都停留在表面,而且缺乏制度方面的保障。針對所存在的這些問題,必須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對策,建立校企合作的雙贏機制,帶來更多社會效益、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