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寒 丁偉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中學,湖北 十堰 442000)
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為我國各學段以及各學科的教學帶來了挑戰,為了積極響應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內容,教師有必要對美術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明確,并且不斷進行教學觀念更新,美術教學的質量將會得到提升,這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基于此,本文為高中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進行探討與分析。
站在新課標的要求這一角度進行分析,教師需要從課程的結構、授課的方式以及目標、學生素質考核的方式等方面入手對高中美術教學做出調整,現在的高中美術教學依然處于不斷的改革過程中,然而與新課標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離。比如,新課標要求美術課程的結構需要涵蓋著作品設計、美術作品的創作以及作品的賞析三個不同層次的部分,然而,在真實的教學過程中,欣賞這一環節的教育并為得到教師們的關注,這使得學生無法深入理解作品的創作手法,最終導致自己創作的作品缺少靈魂。
盡管大部分的高中美術教師的學歷都是本科,然而他們的真實能力并未在美術教學中反映出來,教學的水平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比如,目前高中美術教師在專業技法上的教學能夠滿足教學的要求,但是在人文素養等方面無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直接影響到學生們綜合素養的提升。
現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并沒有統一遵循的評判標準,而且高中學生美術的水平考核是借助藝考的形式開展的,但是從整體上來講,這類考核方式比較片面,教師與學生在美術教學以及學習上的積極性受到打擊,這使得美術教育教學行為無法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使得美術教育的地位下降,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現在的高中美術教育教學的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因此需要強化較弱板塊的教育教學強度,促使高中美術教育教學各個板塊內容的完整性,促使美術教學體現出更高的有效性。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美術作品賞析、設計以及繪畫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賞析方面的教學,不能僅僅將目光集中于作品繪制過程。教師有義務促使學生清晰地認識到美膚優秀的美術作品中所體現出的內涵以及創作技巧,唯有提升審美能力,學生對美術課程的興趣才能被提升,當學生在學習時遇到困難,興趣有助于提升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推進以及科學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方法也吵著更加直觀、形象的方向發展,教學過程也變得更加有效。為實現美術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需要堅持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方法靈活的原則,結合教學的要求來對教學方法進行選取,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發揮學習方法的指導作用。在進行高中美術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圖例、圖畫等進行靈活運用,并且借助這些工具進行演示教學。目前,應用比較成功的是借助美術色彩的教學輔助儀器開展教學,在這種儀器的幫助下,教師在短時間內能夠為學生講述關于色彩的理論知識,同時為學生展示一些與色彩相關的現象。教師能夠實現輕松地為學生演示色彩的三要素、三原色以及色彩的對比等各種色彩現象。借助有效的教學工具,教師能夠將抽象的顏色進行具體化的展示,學生學習美術的難度被降低,促使學生在一個活躍的學習環境中開展美術學習,提升了學習的效率。
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評價機制需要跟隨教育改革的步伐進行更新,并且評價手段需要多樣化,比如生生互評、教師評價等。在生生互評時,學生能夠互相交流美術作品與心得,在互相點評的過程中意識到自己作品所存在的缺陷以及對改進方法進行探討,實現美術創作技能的提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需要具有專業性以及鼓勵性,使得學生明晰自己作品的優點和缺陷,經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改進創作技巧,實現作品質量的提升;同時教師鼓勵性的話語能夠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信心,為后續的美術學習以及創作過程奠定良好基礎。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美術需要進行教學改革。為更好地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需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將先進的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對教學架構進行有效優化,不斷更新教學考核的方式,促使學生意識到美術知識的內涵以及潛在價值,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美術學科的學習中去,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提高作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