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娜
(河南省財經學校,河南 鄭州 450000)
現階段,我國社會不斷向著多元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為了實現企業與中職院校的“雙贏”,校企合作的展開受到了重點關注,實現校企文化對接極為必要。在這樣的背景下,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為了中職院校的重點工作。可以說,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影響著人才質量,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
近幾年來,經濟、信息全球化進程加快,我國落實了深化改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文化優化發展是必然選擇。此時,人們對于文化有了更多樣的需求,而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必須要落實學生思政教育與校企文化對接的融合,實現思政教育模式的創新與調整。通過這樣的方式,中職學生能夠在學習階段對社會發展趨勢、企業實際需求等進行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其可以更加順利的進入工作崗位中。
對于企業而言,在長時間的發展中,企業普遍存在著誠信、團結等的內部文化,屬于我國公民道德的范疇,也與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有一致性,因此,落實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中職思政教育具有必然性與可行性。
“和諧”是我國長時間發展中多個領域均強調與關注的內容,也是中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內容。通過在中職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企業文化、企業管理實例等內容,能夠實現校企文化對接,提升學生融入企業與社會的速度。通過落實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中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得到了較好的提升,且形成了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的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學校教學水平與企業的更好發展。
對中職學生展開法律法規教育極為必要,將法律意識、道德意識的培養融入中職思政教育中,能夠更好的樹立起學生的法制觀念,規范其生活、工作行為[1]。對于中職生而言,其社會實踐意識相對薄弱,而落實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則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加深其對實踐的理解。由此可以說明,發展性是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中職思政教育特點。
對于中職院校而言,想要完成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就必須要落實體系化的推進模式,完成相關教學活動。在這一過程中,需要組建起基于中職學生的社會實踐保障體系,搭建起“理論結合實際”的平臺[2]。此時,應當重點落實方向正確的思政教育,使中職學生在意識、思想方面形成健康態度,正確的對待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在該環節中,還要重點在中職院校內推廣校企文化,實現企業與中職院校的雙贏,保證思政教育及其推進工作的完善化、體系化。
互聯網的普及性應用推動了社會多樣化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單一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再適用,學生產生枯燥之感的概率更高,難以保證中職思政教育的效果以及學生對其的認真態度。基于這樣的情況,中職院校必須要展開思政教育模式的優化創新,而落實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就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創新方法。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在中職思政教育中落實主體化的教育模式。例如,可以展開主題班會、主題演講等活動,組織學生以“社會實踐感悟”為主題完成心得的分享,更好的理解、吸收校企文化與思政教育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對中職院校思政教育的枯燥之感,還能夠提升學生對社會發展現狀與趨勢、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等的了解程度,實現了中職院校與企業的“雙贏”。
就當前的情況來看,為了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中職院校普遍會建立起教育基地,通過實訓、實踐課程的展開培養學生的技術水平與應用能力。在落實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中,中職院校要發揮出教育基地的作用,使用基地化的教育實施模式,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職業道德。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豐富思政教育形式,提升了學生學習專業技能、思政理論等的積極性。
在這一過程中,中職院校要充分發揮出合作企業、政府或相關合作事業單位的作用,整合、優化配置現有教育資源,以此推動中職思政教育工作的更好展開,推動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有效落實。
為了進一步提升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水平,中職院校必須要對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進行調整,以合作企業的內部文化作為切入點展開思政課堂教學。當前,中職思政課堂教學中大多延用著以往的教材,導致教學內容的先進性較低,未實現與時俱進。此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明顯下降,教學效率、效果不盡理想。因此,調整思政課堂教學內容迫在眉睫。在這一過程中,相關教師要重點堅持“實用、充分”的原則結合當前行業的發展情況與未來趨勢、企業需求變化等,完成教學內容改革。與此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加學生實訓、實習的課時,引入最新技術、企業現實案例等完成教學。
除了要調整教學內容外,教學模式的改革也是落實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中職思政教育必然舉措。此時,相關教師要積極引入現代教育方法,包括模塊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或是案例教學法,充分發揮多媒體、互聯網、新媒體等的優勢,營造出更加形象的教學環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還要在中職學生的專業教學、實訓課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幫助學生形成符合企業需求的思想意識與職業素養。
總結:綜上所述,基于校企文化對接的思政教育影響著中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其落實具有極高的現實意義。通過落實體系化的推進模式、引入主體化的教育模式、使用基地化的實施模式、將企業文化融入課堂教學,實現了以校企文化對接為導向的中職思政教育,提升了思政教育水平與效果,增強了中職學生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