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瑾姍
(南昌市實驗中學,江西 南昌 330000)
在新媒體時代下,傳媒行業的從業人員愈加多樣化,傳播組織更為職業化,播音主持藝術的創作在狀態、觀念、手段、環境、依據、樣式、工具和條件等方面有所改變[1]。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播音主持擁有更好的基礎條件,播音主持人在播音主持過程中要適當改變技巧,利用各種新平臺、新技術進行創新,以提高自身的播音主持水平,實現播音主持藝術的創新及發展。
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藝術的特征主要表現為:①多樣化的形式。傳統媒介中的播音主持只停留于廣播和電視的層面,而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的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如受眾能利用手機與現場嘉賓和主持人進行互動。同時播音主持的播放方式及節目內容更加豐富,藝術形式更加多樣性,能采用不同的方式播報同一主題信息,增加報道的新鮮感和語言的感染力,及時了解和反饋受眾所反映的問題。②強調全面時效性。播音主持的內容與受眾生活有著緊密的關聯,能將人們的生活狀況進行真實且客觀地反映。對于新媒體時代下的播音主持而言,其傳播的內容更加豐富,能向受眾展現播音主持藝術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其能集文字、圖像、聲音于一體,及時傳播有價值的信息,打破時空的限制,豐富藝術形式,更具吸引力。③更加真實和生動。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臺等媒體利用智能手機、互聯網等開創不同的接收平臺,在此基礎上推出適合不同系統的軟件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播音主持的靈活性[2]。同時由于新媒體具有獨特、鮮明的形象,所以廣播信息更加真實與生動,如主持人能根據觀眾在平臺上的留言,及時調整和修改節目內容,錄制受眾喜聞樂見的節目,使節目符合受眾的品味,更具真實性和生動性,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
重塑播音主持的概念。以往的播音主持在文化形式方面相對單一,播音主持人基本是以固定模式為依據進行節目的播放,即:播音主持人在節目播放之前,事先準備好所需的播放內容及稿件,在此基礎上做好自身的本職工作即可。而新媒體時代下的電視節目內容愈加豐富,播音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沒有固定性,只能憑借自身的工作經驗進行播音主持,所以需要針對這種情況進行探索和創新,重新塑造播音主持的概念。當前播音主持人在電視節目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既是節目的指揮者,也是節目的核心人物,這就需要其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大局觀,能用自身獨特的視角為節目錄制提供合理化建議,在節目錄制中能充分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節目收視率。
注重專業新媒體實踐教學。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市場競爭的加劇,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媒體從業人員需要與時俱進,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新媒體”,以此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3]。學習播音主持藝術的學生要善于利用各種現代媒介或媒體資源展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如利用微博、微信等工具發布自己的創新視頻,這樣不僅能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視頻,還能了解他人提出的建議,緊跟時代發展腳步。鑒于此,人們應該積極宣傳和普及新媒體技術,通過學校課程教學等方式實現新媒體教學的目標,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作,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業態。
創新節目內容。通常播音主持人是電視節目的直接展現者,而主持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節目收視率的高低,所以對主持人的專業水平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想使節目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必須要積極創新節目主持人的主持風格,或者是根據主持人的個人特色對節目內容進行創新,進而提高節目主持的質量。在新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人要想使節目獲得更多人的青睞,應該注重主持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積極借鑒和吸收其他行業工作者的工作經驗,并結合自身的實踐經歷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創新,或者是在節目內容中融入新穎亮點與時代特色,實現實踐與理論的有機結合,促進節目收視率的提升。
科學利用互聯網資源。在互聯網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背景下,傳統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考驗,尤其是播音主持行業,需要加強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4]。一方面,互聯網技術在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極大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播報、編排節目,不僅能加強與受眾之間的互動,還能借助互聯網進行宣傳,吸引更多人投身于互聯網行業。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媒體時代需要理性看待互聯網,防止被互聯網同化[5]。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傳媒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改變了播音主持工作的要求及環境,也使得受眾對播音主持藝術的要求有所提高。播音主持人作為新媒體時代的領軍人物,必須要創造性運用新媒體技術,善于整合海量信息,學會利用科學的方式傳播有價值的信息,使受眾實時關注信息的變更。同時播音主持人要準確把握新媒體時代的特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豐富閱歷和人生經驗,充分展現溝通技巧,讓受眾產生情感和心靈的共鳴,發揮出節目在引導社會輿論方面的作用,促進節目收視率的提高。